我们判断,核心原因在于:
1)我国啤酒高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端化的空间足够大、价格带仍较低;
2)高端化是各家共识,各家都在共同推进。
2、公司管理层不同:新领导掌舵,改革节奏加快可期
新管理层上台,动作相对积极。19 年赵晓东上任,20 年因涉嫌职务违法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臵措施。2020年 9 月底,耿超出任燕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022年 5 月,耿总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长,其曾就职于顺义区国资委和燕京啤酒集团,熟悉燕京本身和国企改革,上任后积极推动降本增效、大单品打造、子公司统筹管理与扭亏等方面工作。2022年 7 月,公司新上任总经理和 4 名副总经理(45 岁以内),年轻化的管理层有望进一步释放活力。
3、U8 大单品数据兑现,短期势能延续具备确定性
U8 数据表现好(22Q1 销量增速超 70%),且确实有内在逻辑支撑。U8 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差异化(小度酒、大滋味)、渠道利润高(单箱利润比竞品高 5-10 元),有望乘行业高端化东风,实现快速放量(具体阐述在第二章)。
从报表端看,22Q1 为 2019 年后首次实现扭亏;22Q2 北京虽突发疫情,但销量基本持平,子公司减亏顺利推进(Q2 有效所得税率降低 3pct)。U8 放量带动吨价显著改善,公司 Q2 吨价增速为 8.2%,领跑全行业。22Q2 存货周转天数创近 3 年新低,运营效率得以提升。
二、 U8 的预期差源自何处?
U8 放量高增,彰显强阿尔法。
公司于 18 年推出定位低度不上头的燕京帝道,于 19 年 4 月推出 U8。U8 在 20-21 年实现亮眼增长,22Q1 增速超 70%;我们预计 22 年有望实现 40 万吨,25 年有望不断向 100 万吨靠拢(22-25 年复合增速 36%)。2019-2022H1 中高档收入占比提升 8pct 至 63%;22H1 中高档收入增速 9%,U8 为主要贡献。
U8 生产工厂现已增至 10 家,产能紧缺问题缓解。
U8 在 20 年主要生产基地在漓泉和总部,21 年新增湖南、四川、内蒙赤峰 3 家子公司,22 年将新增获批 10 个生产基地。
过去燕京品牌下滑幅度大于副品牌,U8 放量有望逆转颓势。
公司实施 1+3 品牌战略,2021 年 1+3 品牌销量占比 92%,2015-2019 年销量复合增速燕京、惠泉、漓泉+雪鹿为-9%、-7%、+4%,燕京下滑幅度偏大(预计系清爽、鲜啤拖累),漓泉得益于 2017 年推出的漓泉 1998 爆发增长(漓泉+雪鹿占比提升 7pct 至 22%)。展望未来,随着 U8 放量,燕京品牌有望迎 来边际改善。
复盘过往,酒企从 0 到 1、从 1 到 100 迅速打造百万吨级别大单品的路径,主要分为:
1)具备网红爆款属性,自点率较高,例如乌苏。
2)具备广阔且优异的基地市场,直接在基地市场对原有产品做换代升级,例如 superX。
我们认为,表面上看,U8 的网红属性不如乌苏,基地市场内蒙、北京、广西啤酒销量有限,且已有漓泉 1998 这样体量不小、价格定位相同的产品,升级替换的逻辑并不够顺畅。 但从动力上看,U8 定位为第一款合力打造的全国性大单品,是总部实现子公司统筹管理的必经之路。
从产品本身看,U8 符合消费升级趋势,产品特征鲜明,渠道推力充足,所处价格带尚未有全国性大单品竞品,短期放量仍值得期待。从区域上看,U8 在北京、内蒙基地市场已占据份额,并积极在河北、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非基地市场导入。
2.1 内部机制:U8 具备战略意义,可借鉴漓泉 1998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