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实现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立马呈现指数级增加——别的不说,在高速路段与在城市路段实现自动驾驶,需要收集处理的数据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有报告显示,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的算力达到1000TOPS,而L5则达到了恐怖的4000TOPS。这要放在以前,要达到L5算力,理论上至少要装16个Orni。
但如今有了Thor,对付L4是绰绰有余,理论上搞定L5也就2个Thor,而且现在全车800万像素的摄像头都可以直接怼到1200万、2500万,帧率也可以从30帧进化到60帧。
虽然英伟达进入自动驾驶芯片的时间不算早,到2015年才推出第一颗自动驾驶芯片,但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
2018年英伟达推出的Xavier芯片,算力达到了30TOPS,吃掉了一点点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
2020年英伟达推出了算力达到256TOPS的Ornio芯片,该芯片于今年3月开始量产,蔚来、理想、小鹏等在2022年上市的旗舰高端车型,搭载的芯片都是这款芯片。
在这个算力水平上,国内搞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厂商,尚且还有一战之力。比如黑芝麻去年发布的A100Pro,算力达到了196TOPS;地平线也在去年推出的征程5芯片,算力也达到了128TOPS,并在规划算力达到400TOPS征程6。
但在英伟达推出Thor之后,直接将算力从256TOPS提升到了2000TOPS,连此前英伟达预计将在2024年上市的,算力达1000TOPS的Altan也被Thor干没了,也把所有的芯片厂商都直接干沉默了。
这还怎么打?放眼全球,英伟达此时恐怕只有一句话说:还有谁?!
让别人无路可走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志向可不小,不仅要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称王,还想要一统整个汽车芯片。
黄仁勋在日前的发布会上宣布,Thor是英伟达第一代专门为「统领全车」设计的Superchip超级芯片。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Thor不仅能做自动驾驶芯片,还能做智能座舱的SOC,同时执掌驾驶员监测、电子后视镜、主被动安全功能等,而在传统汽车上,这些功能都需要单独的控制器。
另外,Thor还可以同时运行QNX、Android、Linux 等主流车载系统。
黄仁勋这一招,直接掐断其他搞汽车细分领域芯片厂商的活路——英伟达是想用一颗芯片统治汽车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