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重点公司分析
6.1.通威股份
6.1.1.全球多晶硅龙头,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
通威股份前身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 年,并于2004年3月 2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起家于饲料加工业的水产饲料领域,高速成长于光伏行业多晶硅业务与电池片业务。同年,通威集团收购永祥树脂 50%股份,2006 年,永祥树脂成立永祥硅业,进入多晶硅产业。在新能源主业方面,公司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形成多晶硅年产能 18 万吨,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 2022 年 H1,公司控股股东为通威集团,持股43.85%。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刘汉元先生、管亚梅女士,分别持有通威集团80%、20%股份。涉及光伏行业的全资子公司分别是四川永祥、通威太阳能(合肥)、通威新能源,其中四川永祥负责多晶硅及化工业务;通威太阳能(合肥)负责电池及组件业务;通威新能源负责光伏电站业务。
6.1.2.业绩维持高速增长,现金流大幅增加
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销量持续增长。2017-2021 年,公司营收增长迅速,CAGR 达24.90%;同期归母净利润CAGR为 42.12%。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634.91 亿元,同比+43.64%,营收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公司多晶硅及电池片产品销量稳步上升;2021 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2.08 亿元,同比+127.50%,2021年公司电池及组件销量达到 34.93GW,同比+57.61%。2022 年H1,公司实现营收 603.39 亿元,同比+127.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2.24 亿元,同比+312.17%,主要系硅料供不应求,公司硅料产品量利齐升,助力业绩高增。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费用管控能力良好。2021 年度,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 27.68%,同比+10.59pct;净利率13.77%,同比+5.37pct,主要系受产业链供需错配影响,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公司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7-2021 年,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良好,期间费用率总体持平,由 2017 年的 9.73%小幅增长至2021 年的10.30%。其 中 , 公 司 2021 年 销 售 / 管 理 /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5%/4.64%/3.21%/1.00%,分别同比-0.31pct/+0.55pct/+0.86pct/-0.53pct,研发费用的上升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光伏技术中心,加大光伏技术研发力度,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所致。2022 年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5.06%,同比+10.82pct;销售净利率为 23.59%,同比+11.74pct;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46%,同比-4.14pct,主要系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所致。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增长。2017-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 29.16 亿元增长至 76.18 亿元,净现比从1.43 降低为0.87。2021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18 亿元,同比+151.83%。2022年 H1 受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36亿元,去年同期为 30.80 亿元,同比增长336.23%。
6.1.3.产能扩张龙头地位稳固,长单锁定保证公司业绩
硅料产业链战略地位凸显,长单锁定公司业绩。2022 年初至今公司与美科硅能源、双良硅材料、云南宇泽、青海高景、隆基绿能签订硅料长单,合计105.94万吨,锁单时间持续至2027年,公司2022-2023年产能已经100%被锁定,当前硅料紧平衡时间超出市场预期,2022 年硅料价格预计维持高位,公司全年硅料业绩有望保持亮眼。 公布 2024-2026 年规划,进一步扩张产能。公司2020 年2月披露2020-2023 年发展规划,计划 2023 年实现硅料产能22-29 万吨、电池片产能 80-100GW。2022 年 4 月公司提出 2024-2026 年规划,计划实现硅料产能80-100 万吨、电池片产能 130-150GW,公司包头二期5 万吨、乐山三期12万吨分别计划 2022、2023 年投产,2022/2023 年底产能将达到23/35万吨,稳居行业第一。
6.2.大全能源
6.2.1.高纯多晶硅产品领军者,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 年2 月,由纽交所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公司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后于2021 年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引进行业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并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实现闭环式运行制备高纯多晶硅。目前公司单晶硅片用料占比处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