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之下,兰博基尼也跨界进入了跑车市场。
当一个行业,连赛车手、拖拉机老板都在跨界进入的时候,可见其当年是有多么的繁荣。
其它领域,安萨尔多从西门子引进技术,先是成为了西门子燃气轮机的代工厂,后来逐渐壮大成为全球重要的燃气轮机龙头之一。
军工龙头芬梅卡尼卡的狂风战斗机和奥古斯塔直升机卖到了全世界。
食品龙头费列罗将自主研发带到新的境界,左手一款用金箔包装的榛果威化巧克力,低成本卖出高价格,右手一款能吃又能玩的健达奇趣蛋,可谓盲盒界的祖师爷。
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意大利时尚界。
1960年代,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华伦天奴首先在罗马举办了第一场时装秀,他美艳妖娆的风格很快就在上流社会引起了瞩目。
乔治·阿玛尼则是在1975年成立,这位先锋设计师的作品在时尚界造成轰动,1982年乔治·阿玛尼成为自40年代的迪奥之后,第二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设计师。
范思哲诞生于1978年,通过跟美国先锋摄影大师理查德·艾夫登合作拍摄的一系列标新立异的大片而声名大噪。
时尚女王Prada虽然在1913年就创立了,但几十年来其实都是在破产的边缘徘徊,直到1978年由第三代话事人缪西娅·普拉达接手,才崛起为时尚圈的顶级品牌。
1970-80年代,羽绒服品牌Moncler在日本掀起购买热潮,古驰将分店开到香港、东京和佛罗里达的棕榈滩……
但花团锦簇之下,危机却已悄悄滋长。
意大利的关键问题来自两点:
第一,意大利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之上的。
1970-80年代的奢侈品牌大爆炸,主要是当时意大利纺织业的繁荣,纺织业出口增长的背后则是意大利在欧洲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菲亚特的廉价小车战略、安萨尔多的代工战略能够成功,跟它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样密切相关。
但到了1990年代,意大利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渐渐失去,来自亚洲的廉价工厂们开始兴起,抢走了原本属于意大利的市场份额。
诚然,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故乡,是孕育艺术家的沃土,部分企业可以向奢侈品行业升级;
但技术工业呢,就没那么幸运了。
技术升级是需要优质教育体系做支撑的,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了。
第二,意大利的教育基础和投资,长期滞后。
首先是基础教育层面,意大利远远落后于德国和法国。
你能想象吗,在1980年代,意大利还有27%,约1500万人口属于半文盲。
而在高等教育层面,意大利跟德法的差距就更大了。
以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为例,法国有4所,德国和瑞士都有3所,连荷兰和丹麦这种小国都有2所,意大利却一所都没有。
没有优质教育的普及,又如何向尖端科技产业升级呢?
根本就是无源之水嘛……
因此,向上打不过德国、法国的高端制造业,下面又被韩国、中国的廉价工业品蚕食,意大利的危机便一日日的深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