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16名癌症患者仅治疗半年即痊愈”的新闻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这条新闻的来源来自美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那么,更全面的真相是什么呢?癌症真的彻底断了吗?这种药有什么“魔力”?这里详细说一下。
艾利森(左)和本庶佑(右)因为对免疫抑制分子的发现,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艾莉森(左)和本庶佑(右)因发现免疫抑制分子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 全部治愈或是夸大,疗效显著确是事实外媒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不一。首先,对于参加治疗的人数有不同的看法。更多的报道是,参与研究的患者有18人,但论文最初的描述是,实际接受药物试验治疗的患者只有12人。这些患者是具有错配修复缺陷的II或III期直肠腺癌患者。
对于这些患者,研究人员在6个月内每3周给予一种新药——抗PD-1单克隆抗体dostarlimab。总体而言,共有12名患者完成了新药治疗,并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均临床完全缓解,随访期间(6 ~ 25个月)无癌症进展或复发病例,未发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
进一步解读,可能还有更多细节和内容需要审核。
是的,这种癌症只是错配修复缺陷的ⅱ期或ⅲ期直肠腺癌患者,不是所有直肠癌和所有期(0-ⅳ期)。错配修复缺陷型直肠腺癌患者仅占全部直肠癌患者的5%-10%,而新药对绝大多数直肠癌无效,因为基因不同。
其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只是临床症状消失,而不是治愈。对于治愈,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治疗5年后无复发,也就是有5年生存期,才能称为治愈。严格来说,只有治疗后没有复发才是治愈。5年生存期只是相对治愈。这12例患者的随访期只有6个月。所以需要继续随访观察至少25个月,直到5年无复发,才算治愈。
所以本研究作者的结论是非常谨慎的:错配修复缺损的晚期直肠腺癌对PD-1阻断高度敏感,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来评估结果。
然而,这项研究的结果确实令人鼓舞。正如这项研究的参与者迪亚兹博士所说,这是癌症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虽然参与实验性治疗的患者人数不多,但是每一个患者都完全得到了缓解,这是以前闻所未闻的结果。
此外,同样的直肠癌和其他癌症也可以用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治疗,如其他PD-1抑制剂Pamuzumab和Navumab,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然而,这种治疗有许多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疲劳、贫血、腹泻和恶心。严重者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败血症和急性肾衰竭。因为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出现免疫性肺炎、免疫性结肠炎、免疫性肝炎等不良反应。相比之下,接受静脉注射新药的12名患者无一出现副作用。
这种药物每3周给药一次,持续6个月,每剂费用约11000美元。六个月后,总费用约为9.4万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2 “神奇”来自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据国外媒体报道,新药多司他利单抗确实有其“魔力”,那么它的“神力”从何而来?
这并不神秘。它的想法来自于解放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撕下癌细胞的面具,让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摧毁它们。这种抗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是近年来抗癌研究的热点,并陆续取得了许多成果。新药多司他利单抗是这一热点领域的“新秀”。这其中的原理要从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说起。
化疗和放疗虽然对治疗癌症有效,但副作用太大,造成“杀死1000个癌细胞,伤害800个正常细胞”的效果。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抵抗癌细胞。
美国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发现了两种结合免疫T细胞的分子:CTLA-4和PD-1/PD-L1,这两种分子都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一个新的想法由此而来:释放它们不就相当于解放了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吗?
以此为契机,一种抵抗疾病和癌症的新方法出现了,即找到抑制CTLA-4和PD-1/PD-L1的药物,相当于解除了T细胞的刹车,让T细胞充分发挥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艾利森和本庶佑因发现免疫抑制分子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其发现的基础和原理上,制药公司开发了相应的药物来治疗癌症,并生产了一系列针对CTLA-4和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统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