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滚烫的初心,站在烈日余晖下,坚守在风里雨里。疫情发生以来,宜川路街道“第二梯队”成员积极助力防疫一线,“宜起”战疫,筑牢防线。
高温天奋战一线
日前,平江小区“第二梯队”成员、市消防救援总队文员徐敏在40度高温天参与社区“大筛”的报道登上了央视。这让许多居民认识了身边的一支生力军——“第二梯队”,也就是小区里的在职志愿者,他们日常有自己的“正职”,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入伏后的上海迎来了持续的高温天气,镜头里的徐敏,汗流浃背、坚持不懈……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宜川众多依然投身在战疫一线的“第二梯队”志愿者的缩影。
“第二梯队”成员参与志愿服务
在太阳还未彻底落山的下午六点,大洋新村的“第二梯队”成员沈春燕就早早来到居委会报到,换上“大白”。自五月完成培训以来,在每一次的小区采样工作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这时,家住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的“第二梯队”在职党员志愿者董建尧也同样来到了楼下。连家里的热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口的他,已经站在楼下,拿起手机为群众扫码。
为居民扫码
和他们一样忙碌着的,还有华阴小区张晓光、张纪奕、沙李俊、汤洁等十多位在职党员志愿者。他们顾不上放下忙碌一天的疲惫,登上社区工作岗位,与其他志愿者一起通力协作,核酸检测扫码、维护现场秩序、开展环境消杀……
把志愿服务融入生活
郁怡宾和侯倩是宜川一村第一居民区“第二梯队”的一对“夫妻档”。作为全程经历了四五月间“疫”线考验的他们,早已把服务小区群众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节奏。现在每逢周末“大筛”,他们的投入一如之前那样专注。
郁怡宾侯倩夫妇联袂“出击”
同样能在两种生活状态间转换自如的,还有香溢花城“第二梯队”成员、身为某券商员工的徐海。在社区“三天两检”中,他不仅担当扫码员,有时还兼做采样员。那里刚刚离开公司,这边就已做好准备——备齐防护用品,调整手机状态……一进小区,他便自告奋勇,承担起小区特殊人员的上门采样任务。
在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在让“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从要求到成果的落地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这样一群奉献者。来自各楼栋的“第二梯队”成员通过协商形成了“工作预案”,两两组队,配合医护人员挨家挨户做核酸检测,这才有了全员普查的检验效果。
有章有法打好防疫“组合拳”
活跃在宜川路街道24个居民区的“第二梯队”在职党员志愿者还有800多位,和党总支、居委会组成的“第一梯队”紧密配合的他们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群众中发挥着榜样作用。
在强化“第二梯队”与社区紧密联系的同时,各党总支、居委会也在用好队伍上动足脑筋,统筹各年龄、各层面的志愿力量,科学调度、精益调整、有章有法地打好防疫“组合拳”。大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银娣表示,小区在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志愿者共同协商进一步优化了流程,形成了“错峰采样、不漏一人”的工作模式。
为居民做核酸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