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焦虑症特别难受怎么办?
的确,现在的焦虑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我们所说的紧张、不安,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周身的不适。
对于焦虑症的难受,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发作。
其中急性发作又称惊恐发作。发作可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口干,发作过后患者会对本次发作描述为一种“濒死感”,所以对于下一次的发作经常会感到恐惧。
虽然我们知道,这时一种焦虑,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患病群体会选择去往急诊科。
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疾病发作时更多以“心前区不适为主”,导致患者误以为是心脏疾病;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精神科属于不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个科室,任何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
实际上,焦虑症属于精神科的神经症范畴,不同于我们传统理解的精神障碍,我们狭义理解的精神病人大多非疯即癫,专业上更多指的是重性精神疾病。
回头来再说慢性焦虑障碍。这类患者遇事紧张,冒汗、辗转反侧,总是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严重时频繁去厕所。如果单单只是这么明显,相信大多人都能了解是焦虑,然而,很多患者以躯体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从头部向下依次说起:包括头晕、头痛、喉咙的异物感、胸闷、心疼、四肢皮肤的麻木、烧灼或酸痒等等。
接下来就该说说治疗了
一,药物治疗:
对于焦虑障碍的治疗药物很多,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苯二氮卓类。其中,奥沙西泮抗焦虑作用最强,阿普唑仑抗惊恐发作的效果最好。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地西泮等也有很好的抗焦虑作用。通常治疗满意后持续2-4周停药,以免产生依赖;
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最好联合其他非成瘾性药物,如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同样具有抗焦虑作用),除此还可以服用坦度螺酮或丁螺环酮;如伴随有心慌、血压高可合并应用普萘洛尔。
二,在合理用药的同时,搭配心理治疗效果更好,最好再能配合规律的体育运动,以及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人机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促使疾病康复的积极因素。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人类进化中的压力反应机制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压力反应机制,能使我们可以迅速产生警觉,并且身体在短时间之内聚集大量能量来为了应对环境中的威胁。
当我们生活在丛林中的祖先在遇到环境威胁时,(如突然遇到一头大狮子),祖先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叫做Fight-or-flight respons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生理学家沃特卡侬在 1915 年提出的,说的是当我们遇到外界威胁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兴奋,肾脏也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帮助我们将全身资源和能量紧急调动起来,令血液流向四肢肌肉,让我们能做好准备准备和黑熊打一架或者拔腿就跑。
在我们身体中,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它控制着五脏六腑的运行。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前文提到的交感神经系统;另一个是与之相拮抗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腹腔内脏以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能力增强、瞳孔散大和新陈代谢率上升等生理反应,这也就是我们遭遇威胁时,身体会作出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相反的,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让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和泪液分泌增多、男性生殖器的勃起等。
在压力面前,但我们准备战斗或逃跑时,副交感神经就会受到抑制,于是我们的肠胃蠕动会变慢,变得口干舌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有人想要床上运动了。这种体验就类似于考试发卷前 10 分钟的感觉。而当我们处于慢性压力或者长期焦虑的状态下时,这一生理机制会令交感系统长时间保持兴奋,副交感系统受到相应的抑制,最终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便秘或性功能障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