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即长期焦虑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睡眠,而缺乏睡眠则会让人变得悲观沮丧。
焦虑与消极倾向
在相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有着一天 7 到 9 小时(平均 8 小时)正常睡眠的参与者,那些睡眠被剥夺的参与者在单词识别记忆中表现出 40% 的衰退。更是人吃惊的是,被剥夺睡眠后,受试者对积极性的单词和中性单词的记忆能力衰退了 50% 。而这些人对消极单词的记忆却只衰退了20%。这也就意味着,在缺乏睡眠情况下,人们会对自己生活会产生有偏差的记忆,而这个偏差就很有可能是沮丧的记忆。
于是由焦虑导致的敌意,以及由焦虑导致的睡眠缺失进而带来的悲观倾向,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人就会变得更加的悲观和忧虑。这也是为什么长期焦虑还会有可能会引起抑郁的原因了。
焦虑与学习
在放松状态下,人们记忆到的知识会更加稳固和长效。这是因为在放松学习时,我们动用到的是海马体来处理信息,这个策略更为简单且收获的效果也会更长久。而焦虑状态下(如试前临时抱佛脚)我在学习则转而用到纹状体来持续记忆任务,这种策略不但复杂且还处于潜意识层面。不过这种复杂策略能在短时间内直觉地把知识结合起来并行分析,有着比较高的效率,但却不能做到令记忆长久保持。
此外,以往科学家一直以为我们在出生之后,大脑中的神经元就只会减少不会再增长。但现在科学家知道,哺乳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嗅球终身都会继续产生新的神经元的。此外,在2014年,一个发表在《细胞》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在成年后,人类的纹状体也会继续分化产生新的神经元。但长期焦虑会影响神经元的生长,使人们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下降。
焦虑与下一代
焦虑不仅会对焦虑的个体本身产生影响,焦虑还会影响到个体的下一代。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动物实验中,研究员就发现,怀孕的老鼠妈妈承受外界过大的压力,母体消化道和胎盘的细菌环境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雌性老鼠宝宝的肠道微生物环境,而这种雌性老鼠宝宝的内在细菌环境改变则是终身性的。压力环境下生出来的雌性老鼠宝宝在认知任务中有着更焦虑的表现,它们的消化道炎性反应也更强。此外,它们体内一种有益的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也比较低。
所以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照顾好自己的心情,其实就已经开始在照顾好宝宝的一生了。
焦虑的性别
一般来说,比起男性,女性出现情绪问题的几率会更高。男朋友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女朋友感到很焦虑时,自己的言语安慰几乎毫无作用。这是因为大脑中的催产素负责调节女生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拥抱或是抚摸则可以增加催产素的释放,让女孩觉得放松和安全。当然,拥抱和抚摸对男生也能产生类似的作用。
但两性在“战斗或逃跑反应”中表现似乎也是存在差异的。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战斗”反应;女性则更倾向于“逃跑”反应,或寻求他人帮助来化解当前危险,“结盟”与表示友好是常见的两个策略。这点在身为母亲的女性身上就更为明显,在紧张情况前时,母亲会更加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子女并寻求他人帮助。
焦虑与身体健康
焦虑并不只是大脑的问题,焦虑也与身体问题息息相关。
焦虑与肠胃问题
研究就发现,肠易激综合症状或者消化不良这类问题往往是大脑心理症状和消化道生理症状的共同结果。焦虑和抑郁水平高的人,他们在一年内出现肠易激综合征或是消化不良的可能性相对高;反过来,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者消化不良病人即使一开始没有焦虑和抑郁症状,但他们一年后出现高水平焦虑和抑郁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研究计算发现,约1/3的人,他们心理问题比消化道问题出现得早;而约 2/3 的人,则是消化道问题早于心理问题出现。换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