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循环比成年人快很多。孩子以脾胃为根本,足三里是脾胃的合穴。艾灸从这里进入,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影响。

肚脐中医叫神阙穴,意思是先天带来的门户。对于孩子来讲是他生命的根源,是身体运转的核心。在这里(用艾灸)适当补一下也没有关系。
孩子不像成年人,身体会有各种不通的地方,他的身体整体是通畅的。可能只会在某处产生一点点的粘滞点。如果这个点没挑准,又在别的地方去做艾灸,就会使孩子产生很多不良的反应。
有的孩子艾灸后身上起荨麻疹了,家长就怀疑是不是艾草过敏吗?有可能不是,而是因为本身身体的免疫力出现了异常,才诱发出现了过敏。
所以对于孩子来讲,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做艾灸。但是在肚脐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稍微安全一点。
每次艾灸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多长时间?做艾灸的频率什么样合适?
艾灸在中医中起到的是一种温通和补益的作用。一般经常和“针”(针灸的针)做一个搭配治疗的手段。“针”对身体经络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艾灸则是加强温通的作用。

不建议大家经常去做艾灸,一周做两次,三天做一次就可以了,要给身体一个舒缓的时间段。老年人因为阳气比较虚衰,日常一周做3-5次也是可以的。
艾灸每次操作的时间因人而异。只要艾灸的距离合适,不至于灼伤皮肤,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时间长短也不一样。20—50分钟不等,时间不宜太长。
不推荐儿童做艾灸,如果确实想用,时间不要太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更主要的是辩证选穴的问题。
做艾灸时,特别要关注的点
不能像地毯式排查似的,所有穴位做一遍。做个比喻如同追流寇,把这个东西挤的那头去,然后你再灸那边的时候,把它挤到这边。常说围城一定要留一个角,一定给他一个排的地方。如果全部穴位都往出排挤,身体是受不了这种压力的。
因为艾灸的原理是去寒湿,跟我们的脾肾功能有关。如果一个人看上去就营养不良,特别瘦的,以及术后或者大病的恢复期,老年人、关节炎、妇科病的人群适合进行艾灸。
正常,成年的身体状态还行的,没有必要通过艾灸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特别专题:入夏保健
进入夏天桑拿天儿,是不是人体湿气反应最大的时候?
每年的情况不尽相同。今年的年气首先就是一个寒湿的年份,另外今年还是一个水运不足的年份。
一年有5个时间段天气要做出转化,在天气转化的间期,像从现在开始到6月底这段时间就属于天气的转化间期,是第二个时气转化的时间。
这时就会体现出今年水运不足的情况。水运不足不是指缺水,而是身体排水能力在下降。体现在身体上就是脏腑里的肾、膀胱这两个脏器。他们都是水脏,有排水的作用。这时肾和膀胱的压力就会增大,我们排水的能力会比较差。
大家切身的感觉就是:比如脚,虽然很热,但是吹一会儿空调你会觉得脚发沉;早上起床会觉得眼睛多少有点肿,眼袋有点深,或者会觉得有点双眼皮。

提醒大家:今年天气很闷热,但是不能过多的吃冷饮;不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一定要让我们的身体自然的去排汗。这是大自然在这个节气下人自然的一种调节方式,不能去违背它。这样排完汗以后,水往出排的过程才会有所减少。
中医有个说法,“无形为湿,有形为水。”水是身体要聚成有形的形态,通过尿液、汗液排出体外。无形的东西,就是湿气。如果要让湿气有所缓解,一定让它的水路畅通。像近期水路不畅通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不要再去阻塞水路。
今年夏天应该吃些什么?
每一年根据不同的季节,我们应该吃的东西,味道偏食应该是不一样的。今年是一个寒湿的年气,所以在节气交接点的时候吃一些辛辣的东西是没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