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欧盟碳市场的交易量总共为0.94亿吨;2007年翻了10倍到近10亿吨。在2008年欧盟碳市场正式启动之后,交易量更是飞速发展,到2012年高达近80亿吨。
欧盟碳交易起始价较高,2005年初从15欧元/吨价位迅速上涨到28欧元/吨。但在2006年4月底,由于核查排放数据泄露,并显示发放给成员国的碳配额总数远高于实际排放,碳配额严重过剩。导致每吨碳价从30欧元暴跌至10欧元。此后,由于配额不能存储到下一阶段导致碳价继续暴跌,到2007年底接近零。
2008年开始,欧盟碳市场的碳价上涨至接近30欧元/吨。但在2008年秋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衰退的打击之下,企业排放量大幅减少,导致碳配额又一次严重过剩,碳价随着金融市场的崩盘而暴跌至10欧元/吨之下,后来虽然稍有反弹,但是一直低迷,到2017年才摆脱了个位数碳价,缓缓回升。

秦炎说,欧盟碳市场的历程可以看出,碳市场启动后并不会一帆风顺地发展。配额的发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等都会影响碳价。如今,欧盟碳价已达到历史最高区间,最高值达到56.9欧元/吨,6月16日收盘价为51.1欧元/吨。
在新的能源转型形势下,欧盟碳市场也在讨论纳入更多的行业,交通和建筑这两个排碳大行业在计划之列。
秦炎表示,欧盟经验表明,机制完善的碳市场以及明确的长期减排目标,对稳定碳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和碳价有积极影响。德国对于交通和建筑行业实施25欧元/吨的固定价格,也说明不同行业需要采取不同的碳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