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在讲桑枝的时候,我曾经提到,桑树有一种“生生之气”。但后来人们发现桑叶到了晚秋或者冬天的作用更好一些,认为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桑叶在秋天得金气则能平肝(金克木)。有的还强调隆冬时节采集更好,所以入药常写作霜桑叶、冬桑叶、经霜桑叶等。

中药桑叶
桑叶主要传统功效与应用
1、风热表证,风热感冒
桑叶最常用的功效之一,就是疏散风热,常用在风热表证,或者温病初起相关疾病当中。症状常见发热较重、恶寒恶风较轻、头痛、咽喉肿痛等。常配伍菊花、薄荷、金银花、荆芥穗等药。
如果风热感冒伴有咳嗽,常配薄荷、菊花、杏仁、桔梗等药,如《温病条辨》桑菊饮,用于温病或外感风热初起,感冒的其他症状不突出,但是咳嗽症状比较明显的情况(但咳者)。
桑叶还可配金银花、黄芩、连翘、石膏等清热药,组成解毒清热饮,用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热、低热均可。
现代临床还以桑叶轻清透达,用于体虚外感,兼有湿热,症见持续低热,胸闷腹胀,头昏,身体酸重,可与人参叶、藿香叶、紫苏叶、白薇合用,如《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五叶二根汤。

感冒
2、头痛头晕
桑叶另一个常用作用,是风邪所致,或者肝火所致头晕头痛。
如《通俗伤寒论》羚角钩藤汤,以桑叶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用于肝火所致头痛头晕。
如果是因为虚而导致眩晕,桑叶虽然清利头目,但作用平缓,常与补虚药同用,如《寿世保元》以扶桑至宝丹,以嫩桑叶配巨胜子(此处指黑芝麻),制成蜜丸,用于肝虚所致头晕目眩、眼花,须发早白。

头晕头痛
3、眼疾
肝开窍于目,桑叶可清肝热,常用于肝经风热,或者实热所致目疾,包括视物昏花、视力减退、内外障等。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用于麦粒肿(睑腺炎),用桑叶与金银花、赤芍、大黄、山栀子等配伍。
眼科急性炎症,如急性泪囊炎、眼角红、结膜炎等,常配伍清热药,如金银花、栀子、黄连等。
用于翳障类疾病,如《眼科临证录》桑菊退翳散,以桑叶配伍菊花、蝉蜕、白蒺藜、谷精草等,用于肝经风热所致翳障。
桑叶用于目疾,还可以外用。如《本草蒙筌》记载,桑叶煮汤洗眼,可用于去风泪。

4、耳鼻喉疾患
风热上攻,或肝胆火上炎,肺热上熏,均可导致耳鼻喉疾患,桑叶疏风热,清肝泻肺,可用此类病症。
耳疾,如清胆祛痰方,以桑叶配栀子、菊花、川贝、瓜蒌壳等,用于耳聋、耳鸣,伴有口苦、失眠等症状。
鼻病,如泄热宣肺汤,以桑叶与菊花、苍耳子、白芷、黄芩等同用,用于风热所致鼻塞、流黄涕等症状。
咽喉疾患,顾氏利咽宣肺汤,以桑叶与薄荷、牛蒡子、桔梗等同用,用于喉痒或咽喉痛,反复发作,一痒即咳,痰少,咳出不爽等症状。
5、咳嗽
桑叶多用于风热、燥邪、肺热而引起的咳嗽,蜜制后效果更好,尤其适用于秋天干燥,燥邪伤肺,引起的咽喉发痒、鼻腔干燥、咳嗽痰少、黏稠不易咳出等症状。常与菊花、桔梗、杏仁等同用。
如《温病条辨》桑杏汤,以桑叶配沙参、浙贝、杏仁等,用于温燥犯肺所致干咳无痰,咽干口渴。

除了以上常用功效作用外,桑叶还有对于皮肤病、脱发、多汗、消渴、风湿关节痛等方面的应用,我们下期再聊。
相关阅读
桑枝,用于肩颈疼痛,肢体麻木,白癜风,近期还研发成了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