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脾实与“泻脾”探讨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6-08 中土   本草   厚味   素问   精微   精气   脾胃   性疾病   生理   脾气

脾实与“泻脾”探讨 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程 引 , 张治国 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脾作为五脏之一, 具有“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等 特 点 [1] , 精 气 充 盈 为 满, 郁 阻 壅 滞 为实 [2] 。 五脏所藏之精气经由 脾之运化, 输布濡养全身, 需充盈流畅而无郁滞, 故曰“满而不 能实”。 又《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言: “阳道实, 阴道虚”, 强调胃病多实、脾病 多 虚, 且此观点 受到 历 代 医 家的 推崇。 至李东垣作《脾胃 论》, 健脾补土之法深入人心。 及至当代, 医者亦多 言“脾虚”与“补脾”, 而少言“脾实”与“泻脾”。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辅行诀脏腑用 药 法要》 中 已 有明 确 的“泻脾”治法和方药, 倡导“辛泻之”, 并制 定大、 小泻脾汤 [3] 。 该书的 五脏补泻思想及方 药 来源可追溯 至《汤液经法》 [4] , 故“脾实”与“泻脾”非一家一时之言, 实属中医脏腑辨证论治的重要部分。 随着当 代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虽大部分代谢性疾病 公认与“脾”密 切相关, 但多囿于“脾虚湿盛”与“补脾祛湿”, 故重新审视“脾实”与“泻脾”的地位和价值,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 现实意义。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1 “脾实”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学对于“脾实”的 论述可分为 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方面。 生理性“脾实”指脾气充盛, 健运有司 , 五行制化有序, 故而体质强健; 病理性“脾实”多是指痰湿、实热、实寒等实邪壅阻于脾, 五行制 化失常所导致的脾脏或脾经病变。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1. 1 生理性“脾实”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理性“脾实”即 是形容脾气充盛的 状态。 如《素问· 刺 法论篇》关于令脾气充盛的调摄方法和饮食忌宜: “欲令脾实, 气 无 滞 饱, 无 久坐, 食无 太酸, 无食一切 生物, 宜 甘宜 淡”。 《神 农本草 经疏》言: “脾实则 能生精而灌注于肾” “脾实则 肿消 ” [5] 。前者讲脾之化精输布功能正常能够资助肾中 精气,后者则讲脾 气 健旺方 能 使水行而 肿 消。 《难 经 正义》云: “脾 实 不 受 木克, 则 肝病 以 不 得传 而 可 愈也” [6] ; 《医 贯 》 云: “脾 实 则 肺 金 有 养, 皮 毛 有卫 [7] ”, 即脾土充盛方能使肝木不可相乘, 肺金有所充养, 五行制 化有序, 体质 平和 强 健。 而《成 方 切用》注解实脾饮“使木不克土而肝和, 则 土能制水而脾实矣” [8] , 利用五行相克理论疏木实土以制水, 从而取得“脾实”的效果。 虽 不同 医 家阐 述角 度有所不同, 但其本质皆指脾健运有司 , 可正常运化水谷与水液, 输布精微至周 身, 协调五脏以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有序进行。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1. 2 病理性“脾实”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1. 2. 1 气候失常致“脾实”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内 容, 而“五脏应时”则 是“天人相 应”的 核 心 理论 [9] 。 脾属 太阴 湿土为 长 夏所主, 与 自 然界中湿气相 通, 同 气相 求, 故外感湿邪易牵及脾。 如《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曰: “岁 土太过,雨湿流 行 …… 民 病 腹痛, 清厥, 意 不 乐, 体重 烦 冤……甚则肌肉萎, 足痿不收, 行善瘛, 脚下痛, 饮发中满食减, 四 肢不 举。” 即 自 然气候之气化相 交异常,土运太过而导致脾病的发生。 《素问经注节解》按:“六甲年也, 土之化湿……脾实土强则 中 气壅, 故大小腹痛……脾实则 气壅而不能运行, 故手足逆冷也……土脾盛气窒, 则 意抑郁而不乐……脾实强则 中气盛满, 饮为之溢而食为 之减……皆脾太盛而自 病也。[10] ” 《世 补斋医 书 》 按: “此 土 邪 有 余, 脾 经 自病。[11]”此为病理性脾实的情况之一, 即岁 土之运太过而自 然界中湿气流行, 浸淫于人身, 脾土欲自 强以化湿而导致脾实土强, 进而引 发腹痛、 中 满、 食减等本脏症状以及足痿不收、脚下痛、四肢不举等本经症状[12.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1. 2. 2 过食肥甘致“脾实”5WY拜客生活常识网

《素问 · 脏气法时论篇》云: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故脾喜燥恶湿, 以运为健, 而膏粱肥甘之品 易 化生痰湿, 壅滞气机而成湿困 脾实证; 或 积 热日 久而 成脾实热之证。《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言: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黄帝素问直解》按: “膏梁厚味, 伤其中 土……则 足生大疔”, 又“肥者令人热中, 甘者令人中 满; 膏粱厚味, 酿成痰火” [13] 。 此处虽曰伤中, 但却属湿热痰火蕴于中土之脾实证。 《症因脉治》 中 论述脾实腹胀之病因: “膏 粱 积 热, 湿 热 之气, 聚 于 脾 中 而 不 散……传道之令不行, 中 州 之官 失职, 诸经凝窒, 而脾实腹胀之症成矣。 [14]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亦论及过食膏粱肥甘, 蕴聚内湿可导致脾实: “经谓 脾太过, 则令人四肢不举, 此真所谓膏粱之疾……其治则泻, 令气弱 阳 衰, 土平而愈” [15] 。 《外科心 法要诀》所载治实火口 疮的凉膈散亦属此类“脾实”, “此因过食膏粱厚味, 醇酒炙爆, 以致心脾实火妄动, 宜服凉膈散” [16] 。

相关阅读:

  • 子龙何在?(女排中土战前瞻)
  • 杉果日报:索尼计划让PSN登陆PC;《王国风云3》DLC全面涨
  • DNF:虚伪优雅的斯文败类?军团本金龙哪来的
  •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交流,爪哇和苏门答腊的故事
  • 人活下去的动力来源于信仰
  • 叮咚,您有一个调理脾胃虚弱的经典配方,请查收
  • 一个调理脾胃虚弱的经典配方,仅仅是3味药
  • 相宜本草男士携手INOHERB本草护肤大使乒乓球奥运冠军
  • 艺术源力 焕启年轻 相宜本草唐x艺术家王茜瑶跨界合作
  • 相宜本草怎么样(相宜本草唐什么档次)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