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篇之:老年人的腿足保健,确定不学习下?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7-18 老年人   脚背   鞋袜   脚掌   下肢   看官   穴位   脚底   小腿   方法

今日话题: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这是很有道理的。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脚是神经末梢分布又密又广的部位,又是穴位很多的地方,脚部几十个穴位,占全身穴位很大的比例。所以说足的保健十分重要,这里收集几则有关足的保健的方法。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请各位看官耐心阅读,看完之后麻烦请给小编来个关注,点个赞,收藏转发给身边的家人们!谢谢大家了,小编在这里祝各位看官以及家人们永远健康长寿。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1)揉压或刺激腿足部

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脚底部的“器官反射区”有34处,分别反射心、肺、眼、耳等器官的健弱。如果经常在该反射区进行适量的揉压刺激可以恢复和提高人体器官的功能。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方法: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水洗脚:这种方法四季皆宜,可使脚部接受温热刺激,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还可以解除疲劳,防治失眠。水温应保持在35一45C,先持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两手在脚背或脚底轻擦或揉搓3一5分钟。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坐式按摩:一是脚掌按摩。即左(右)脚置放右(左)脚脖上,一手紧贴脚掌,持续推摩2一3分钟,推力由轻度渐次递增,两脚交替练习,重复2-3次。另一是脚背按摩:即左腿屈膝,脚掌平放,左手指紧贴脚背的足趾隙间,右手掌叠放在左手背上,从脚背前趾直线向踝关节推摩2-3分钟。最后轻拍脚背10一15次,左右脚交替进行,重复2一3次。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善待脚病,是否有健全的双腿,是决定老年人能否有活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①脚垫。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承受的压力不均,而使脚底的皮肤变硬。如果患上轻微脚垫,改穿一双质优柔软的鞋袜,便可改善。老年人由于组织退变,脚形也随年龄而变化,选择鞋时应考虑长短合适,肥瘦适宜。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②脚指甲障碍。老年人因脚指甲退化变得又厚又硬,剪理时便会产生困难。所以老年人必须注意每隔两星期左右就要修剪指甲,最好在洗澡后,当脚指甲较软时修剪。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③脚部血管硬化。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当老年人一旦发觉下肢皮肤退化,损伤后难于“封口”,步行一段距离就感觉小腿疼痛或麻,停下休息后痛楚自然消失,但再步行同等距离后又会产生相同感觉,这时就应立即找医生检查、治疗。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许多曾经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在老年期或许会患上下肢血管蚯蚓状,一般患者的处理方法是避免站立过久,穿弹性好的袜子,至于严重的患者,就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2)寒冬须足暖

“热从头上散,寒从脚下起”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意思是说人体温度的平衡与头和脚的散热密切相关。脚离心脏最远,再加上脚的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比较差。因此,脚的皮温可以说是最低的,趾尖温度有时不足26度。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的双脚表皮温度维持在28-33C时,感觉最为舒适。如果下降到22度极易引起不适,低于10度就有冻伤的可能。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zBg拜客生活常识网

老年人体内基础代谢率低,抗寒能力差,所以冬天更应注意脚的保暖。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也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有人怕脚受冻,穿很厚的袜子,将鞋塞的满满的,结果适得其反,因为起隔热作用的空气被挤走了,保暖性反而下降。防寒鞋的鞋底要适当增厚,鞋底厚则鞋子的防寒性能好。布底绒棉鞋和毛巾袜,既保暖又舒适。脚汗多的老年人,鞋内最好放置鞋垫。雨雪天鞋袜湿了要及时更换,以保持鞋内干燥暖和。如果脚部受了寒,可用热水泡泡脚,再轻轻按摩一下;或用生姜、辣椒、茄子根,桔梗煎水洗脚,严重冻伤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忌采取火烤,冷水浸及雪摩擦等错误作法。还有,每晚临睡前坚持用热水洗脚,这样不仅能促进脚的血液循环,提高脚的温度,而且能够疏通筋络,健脑安神,促进睡眠。

相关阅读:

  • 老年人练太极拳有用吗?练太极拳的人长寿吗?[多图]
  • 老年人能睡软床垫吗
  • 老年人睡乳胶床垫几公分的合适
  • 哪个祛眼袋好(老年人眼袋下垂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 老年人吃什么好(老年人保养身体吃什么好)
  • 助听器多少钱老人 最新助听器老年人专用?
  • 谁能科学解释为什么老年人喜欢在大庭广众下跳广场舞?
  • 钙片晚上吃最好?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钙?了解这几点,钙片才
  • 男性过了65岁,若还能做到以下5件事,或说明身体素质还不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