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脂?血脂高将有哪些危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述问题都不能完全回答。说起血脂,这个问题确实既简单又复杂,高血脂就是三高之一,它是心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但同时,血脂要比血压、血糖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血脂的主要指标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多项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地讲述。
一、何为高血脂?高血脂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高血脂,学名为高脂血症,英文名称为hyperlipidemia,在临床医学中又被称为血脂异常和总胆固醇升高。
高血脂在很多年龄段均可发生,同时不限性别。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高血脂的发病率也随之水涨船高,发病高峰在50-70岁左右,而在50岁之前,男性患高血脂的概率要高于女性,然而在50岁之后,女性患高血脂的概率则高于男性。
高血脂只是一个总称,它具有以下几种分类。在临床医学中,根据升高脂蛋白的种类不同,高血脂被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关于高血脂发病的原因,目前在医学中有两种说法,分别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下面,我将为大家揭秘。
原发性高血脂症。研究表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脂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体内出现了基因突变,而且这种疾病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因此不仅仅是患者本人,患者的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病的风险也很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但这种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科学家认为是基因突变和患者所处的环境共同作用所致。常见的环境因素譬如长期保持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吸烟、喝酒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原发性高血脂症的诱发因素。
继发性高脂血症。在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继发性高脂血症是由其他疾病以及已知原因引起的血脂异常引起的。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脏疾病等疾病均可导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发生。
同时,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某些抗癌药物等药物也会增加患继发性高脂血症的风险。另外当患者体内严重缺乏雌激素时,也将增加患继发性高脂血症的风险。
二、长期吃素为啥还得了高血脂?这些误区要尽早认清!
前文讲到,长期保持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很容易导致高血脂的发生。很多人都知道,摄入过多的肉食对身体并无太多好处,很容易导致高血脂的发生,因此他们为防止高血脂的发生,饮食方式逐渐向素食转变。
然而在这其中含有一个误区,导致患高血脂的风险一直在升高——吃素居然也会诱发高血脂!
为何常吃素却患上高血脂?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高血脂饮食方式就是所谓的“大鱼大肉”,因此,只要少吃甚至是不吃肉,血脂水平就不会过高。
然而研究表明,肉类食物的摄取量并不能决定体内血脂水平的高低,若饮食不合理或烹饪方式不当,即便是只吃素的素食主义者,血脂水平也会高于正常人。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的饮食方式。
食物搭配,烹饪不当。研究表明,核桃、芝麻、杏仁等坚果类食品中脂肪含量至少在40%左右,最高可达60%左右。长期食用,将导致人的血脂偏高。同时,在烹饪食材时,加入过量的食用油,将增加油脂的摄入量。
摄入过量的主食。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等细粮的主要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