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日本人,为何最健康长寿?一个饮食秘诀值得深思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8-06 长寿   日本人   饮食   猿猴   日本   秘诀   寿命   人类   极限   身体   疾病   健康

从古至今,长寿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21世纪已经有很多人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养生,并且利用药物和先进的治疗手段治愈或抑制疾病的发展,起到了延长生命的作用。全球人口平均寿命较10年前相比也有了明显的提升。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2020年《自然》杂志发布的一项各个国家平均寿命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7.72岁,男性平均寿命为81.53岁。自2010年开始进行寿命统计开始,日本已经连续十年被评为“全球寿命最长的国家”。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本人不仅平均寿命长,长寿的人数也特别多。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22年日本本土百岁老人已经达到了8万多人。并且家住福田市且年满119岁的田中加奈也在2022年1月2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存活在世的最高龄老人”。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科学家对田中加奈老人的生活习惯等调查研究发现,她除了非常注重锻炼之外,还特别看中饮食健康,科学家称注意饮食是其长寿的关键秘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本人长寿竟是吃出来的?

根据《欧洲营养杂志》和科学家们对日本百岁老人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饮食健康问题。那么他们的饮食究竟和其他人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饮食八分饱,吃得少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调查显示,日本人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饭量稍小,而且他们懂得分量控制。日本人喜欢小而精致的物品,所以一直习惯用小餐碟盛放食物,而且又因为他们饭量并不大,在吃到七八分饱的程度就会停止进餐。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日本MSN报道,少食可以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肠胃更好的消化和蠕动,对长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2009年美国康星大学教授发表的一项研究了20年的猿猴饮食与其生命时间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也更加印证了日本人八分饱可以起到长寿的作用。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教授的实验结果中显示,能量摄入长期控制在70%的猿猴比不限能量摄入的猿猴病死率低了35%,而且控制摄入能量的猿猴在外貌上看起来也更加年轻,有精神。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只是限制能量的摄入,而并非是限制营养素的摄入和限制食材。根据部分针对人体限制营养素摄入的结果来看,营养失衡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和骨骼量的下降,导致其身体频繁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以及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大大影响人们的寿命。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201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衰老研究所(NIA)对猿猴进行的营养均衡和限能的对照实验来看,无论是否对长期营养均衡的猿猴进行限能,都对他们的寿命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该实验说明食物多样化同样影响寿命,并且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限能还要大。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日本人人非常注重饮食上的搭配,所以饭菜相对比较丰富,基本每餐都有主食、蔬菜、肉类、水果等,这些食物的搭配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成分,有利于长寿。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爱吃豆制品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国际营养协会对各个国家的豆类使用量可以得出,中国人每日平均豆制品摄入量在18g左右,美国日均摄入量在16g左右,而日本豆制品日均量竟高达61.4g。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豆类食物中不仅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还富含了豆类中特有的大豆异黄酮。根据实验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且豆类食物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效预防血管斑块等疾病的出现,有益于延长人们的寿命。除了饮食方面,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寿命呢?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nM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使人们健康长寿?

相关阅读:

  • 老年人练太极拳有用吗?练太极拳的人长寿吗?[多图]
  • 怎么养生(怎么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 日本为什么长寿(日本人饮食与长寿的关系)
  • 萧亚轩痛失爱犬,陪伴 20 年亲如家人,爱狗如命被咬“毁
  • 林俊杰晒合照为父亲庆生 父子俩有爱互动画面温馨
  • 一万年后,我们的外貌和性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一加ACE,还是不将就的一加吗?
  • 同心抗疫,长寿第四轮保供物资“大礼包”正在马不停蹄发
  • 男人过了80岁,还能做好这些事情,一般都会长寿
  • 六十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