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秋令时节话养生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8-09 秋令   腠理   劳动量   阳气   干涩   起居   抵抗力   机体   时节   秋季   秋风   干燥

夏去秋来,比起夏日的潮湿闷热,秋天让人感到清爽。特别是秋分以后的深秋,才是典型的秋凉时节,秋风送爽,云淡天高,气候干燥。燥为秋季之主气,表现为多风、缺水等。燥气太过,伤及人体时,成为燥邪,故秋季多“燥病”。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学认为:秋燥乃夏阳极所生,为肃敛之气,其性干涩枯涸。秋季燥气主令,因此燥邪侵入人体最易损伤肺气,耗伤津液,致使口、鼻、咽、眼、皮肤等濡养失调,抵抗力降低而出现口唇干裂、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目赤肿痛、皮肤干涩至皲裂、大便干燥等症状。古语曰:“养生者,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所以,欲防秋燥伤人,要特别注意体内精气的收敛护养,应注意起居饮食。入秋后,白昼渐短,夜来提前,晚间气凉,可以早些就寝,早些起床活动,做到“早卧早期,与鸡俱兴”。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之状态相适宜,符合秋收之规律即“养收之道”。饮食多食用一些能够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蔬菜瓜果与豆类食品,如萝卜、小白菜、梨、苹果、甘蔗、百合、银耳、黄豆、黑豆、豌豆等等。元代《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麻即芝麻。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季在五脏属肺 ,秋风萧瑟,千树落英,人的情绪也多变化,易生烦躁,伤感和思虑,易导致肺气郁滞,气机不畅则胸闷、短气、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可在秋高气爽之时邀三五好友结伴,登山攀高,极目远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奇观壮景,当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忧郁和惆怅都会烟消云散,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格锻炼。 秋季应于肺气,肌肤腠理渐闭,汗出减少,以帮助护阴保津,收敛阳气,做好入冬御寒准备。所以,秋季劳动量不宜过大,因劳累过度,大汗淋漓,宜耗伤因津,阳气外泄,从而消弱机体抵抗力。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季加衣不要过早,过多,“春捂秋冻”要适当减慢添衣的速度,让机体经受凉气的锻炼,增强耐寒能力。《养生镜·起居》说:“秋三月,天气消烁,毛发枯槁,锦衣宜渐增添”。当然,薄衣之法,当从入秋时渐习,让机体逐渐适应,不可骤然增减。以保障我们愉快健康渡过秋季。qAU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千秋令》张予曦造型,和另一部剧雷同,简直就是一样
  • 《千秋令》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吗?《千秋令》男女主角是谁
  • 多部待播剧上新七夕海报,任嘉伦、赵丽颖在列,你最期待哪
  • 原创散文:仲秋之美
  • 中药五味:辛以润之内涵
  • 什么是养生?为什么不是修生,练生而叫养生?
  • 脾不足多痰、肺不足多汗、血不足多梦
  • 夏季易出汗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
  • 过敏性鼻炎——中草药方的运用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