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以润之"内涵
辛味药的基本作用为“ 能散、 能行” , 在中药里的具体应用大致可分为三类: ( 1) 发散表邪、 宣通肺气, 如: 麻、 细辛、 苏叶等; ( 2) 行气、 行血, 如: 陈皮、 木香、 川芎等; 2 )辛温散寒而助气化, 如: 附子、 干姜、 肉桂等。 而“ 辛以润之” 的说法, 最早记载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 : “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 致津液, 通气也。 ” 后又逐渐演变成一种药性作用一辛润理论。 然而辛味性开散, 多含有挥发油, 易耗气伤阴, 《黄帝内经》 为何称“ 辛以润之” 呢?辛昧无补益的作用, 更谈不上滋阴生津, 而其开散之性反而损耗阴液, 所以“ 辛以润之” 基本上与滋养阴液无关; 其润燥的作用机理必然与其基本作用密不可分。
对于辛润的理解, 历来都有不同见解, 现代的看法大致有四种观点: ( 1) 辛润是一种废弃的旧说, 应弃之13引。 ( 2) “ 辛以润之” 是一种治法, 而不能与辛味“ 行” 、 “ 散’ ’ 的具体作用相提并论相提并论【34】 。 ( 3) 辛润仅局限于某些特殊的燥证, 如肾燥f35】 。 辛润是指对肾阳虚, 肾气不化, 津液不能输布所致燥证的一种特殊治法, 辛润之性是对辛味药鼓舞肾阳促使津液运行以敷布周身和蒸液化津以资化源功能的概括, 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效应来体现的【36’ 37】 。 ( 4) “ 辛润"的用法不仅适用于津液失布的内燥, 同样适用于感染外邪的外燥;通过辛味通阳的作用来化气行水, 通过发散外邪的作用来祛除表邪【 381。 比较而言, 四种观点以最后者较为合理。
就人体的“ 燥’ ’ 而言, 可有外感和内伤之分, 外感之“ 燥"即感受燥邪, 而内伤之“ 燥"又有真假之分。 内伤之“ 燥” 中, 真燥指人体因火邪伤阴或久病所致的全身津液匮乏, 而假燥指滓液失布而引起的局部津液缺乏【33j 。 张景岳日“ 辛勿施于热燥” , 如果津液匮乏所引起的真燥, 越用辛昧药, 津液就越加匮乏, 故对真燥而言, 辛无润燥之功。 但对于外感燥邪和津液失布的假燥, 辛味却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1. 1关于“ 辛润肾燥” 的认识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记载“ 辛润肾燥” 之后, 不少医家对“ 辛润” 之说持有肯定的说法,如《本草经疏》 记载“ ’ 肾为作强之官, 藏精与情志, 主五液, 属真阴水藏也, 其性本润, 故恶涸燥, 宜急食辛以润之, 知母之属是矣” 。 而更多医家是从药物的具体应用角度分析“ 润”的作用, 如李时珍日: “ 而仲景治喉痹咽痛及大小便秘, 皆用半夏, 取其辛能润燥, 又能散也。 丹溪谓半夏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 今人专以半夏为除痰之药, 稍涉燥证, 辄不敢用,而半夏之功不复见知于世矣” 。 成无己亦云: “ 半夏辛散, 行水气而润肾燥, 故《局方》 半硫丸, 用治老人虚秘, 皆取其润滑也。 俗以半夏、 南星为性燥, 误矣。 湿去则土燥, 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 ” 但成无己也说道: “ 唯阴虚劳损, 则非湿热之邪, 而用此利窍行湿之药,是重竭其津液, 医之罪也。 ” 由此推论, “ 辛润” 还是“ 辛燥” 可能与药物的使用方法有很大联系。
对于“ 辛润肾燥” 说可从以下几点理解。
第一, “ 金水相生” 。 《神农本草经疏》 记载“ 言辛者, 得金之气” , 而。 肾藏五行属水, 五行规律有“ 金水相生” , “ 辛润肾燥’ ’ 取“ 辛能生水” 之义。 《类经》 云: “ 肾为水藏, 藏精气者也, 阴病者苦燥, 故宜食辛以润之, 盖辛从金化, 水之母也, 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 以辛能通气也。 水中有真气, 惟辛能达之, 气至水亦至, 故可润肾之燥 ” 。 《黄帝内经》 在论述“ 肾苦燥” 相关内容时, 体现出五行生克关系, 与此同为相生关系还有“ 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 和“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 可见, 《黄帝内经》 记载“ 辛润” 问题时, 考虑到“ 金生水” 的关系, 否则完全可以“ 甘以润之” 来论燥。
第二, 温肾阳以运化津液。 现代文献论述“ 辛润” 时, 多认为“ 辛润” 指对于肾阳虚,肾气不化, 津液不能输布所致燥证的一种特殊治法。 辛润之性是通过鼓舞肾阳、 促使津液运行以敷布周身和蒸液化津以资化源功能的概括, 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效应来体现的, 而非辛味能滋阴润燥。 《本草经疏》 日: “ 桂枝、 桂心、 肉桂, 夫五味辛甘发散为阳,四气热亦阳 辛以散之, 热以行之, 甘以和之, 故能入血行血, 润肾燥” 。 也就是说肉桂等辛温药物均可补火助阳, 通过辅助肾火以蒸化津液, 濡润机体, 从而体现辛润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