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后,北京奥运会女子鞍马决赛举行。
在很多人看来,她拿下这枚金牌几乎是囊中取物。因为,在此之前的连续3届世锦赛,这个项目的冠军从未旁落。
2008年8月17日,程菲登场。前一天,她宣布为力保单项,放弃参加女子全能比赛。
助跑、起跳、翻腾、落地……
第一跳,她像大头针一样,稳稳地扎在垫子上;
第二跳,空中动作行云流水,观众已经准备好庆祝,但“跳马”的成败瞬息万变,落地时,她跪在了垫子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跳马决赛中,程菲跪在了垫子上
全场错愕……
那一天,奥运会女子跳马金牌花落朝鲜选手洪恩贞。她夺冠的动作是:踺子转体180度上马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
这个动作,有一个更简单的名字——“程菲跳(The Jump of Cheng Fei)”,体操史上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马动作。

朝鲜选手洪恩贞获得跳马金牌
时至今日,“程菲跳”仍是顶尖跳马运动员所选择的主流难度。
曾经,程菲凭借这个动作“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程菲输给了“程菲跳”。
她机械地走出场地,换好衣服,走上领奖台,戴上了铜牌。
在跳马比赛之后进行的自由操项目中,作为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子自由操世界冠军,她仅获第七名,领奖台从未如此遥远。
北京奥运之后,当中国人再次听到主题曲《我和你》,有感动、有振奋、有骄傲……但对于程菲来说却是无比伤感。
我和你 刘欢、莎拉布莱曼来自最人物00:0004:09

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肯出门,上街时戴帽子、口罩和墨镜,害怕被人认出来。有时候,在家也不肯摘掉帽子。
她躲在帽檐下的阴影里,不断问自己:“结束了吗?彻底结束了吗 ?”
在万分压抑中,她开始了又一个4年。
她后来总结道:“我不是一个热爱竞争的人,但责任感让我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
这份责任感从她5岁时,就种下了。
那一年,她问母亲:“妈妈,能不能不练体操呢?”
母亲说:“我们家所有的钱都投你身上了,练不出来,我们家就一无所有了。”
程菲家里条件不好,体操这条路,是爸爸替她选的。

幼年程菲(前排右三)
4岁进入老家的黄石体操学校,7岁那年,她离开家去武汉集训,紫色体操服小了,就从肩膀那儿剪开,缝上一段黑布接着穿。
父亲总是在早上来看望她,从黄石到武汉明明只要两小时车程,但为了省钱,父亲总是买夜班船票,晚上11点上船,凌晨5点半上岸,再搭公交车到女儿的学校,而母亲也会彻夜不眠地等消息。
程菲的脚板肥厚,并不利于稳定地“抓住”器械,为了训练自己,她从小就养成习惯:只要进入体操房,就决不允许脚跟落地。
对父母、队伍、国家的责任,就像常年绷紧的双脚,不敢放松。
程菲选择进入伦敦奥运周期时,已经20岁,在体操队中已经属于“大龄。
体操是一项高风险运动,“大龄”运动员们往往越练越怕,后期只求平安落地。他们之间偶尔调侃,不要受伤,哪怕人趴在垫子上都没事,自己能走下场就行。
彼时,程菲正在经历着韧带拉伤、手指骨裂、膝盖积水和坐骨结节。她曾告诉母亲:“别以为我年轻,其实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