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都是以失败为结局的。”
2012年,刘翔再次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
此前,手术后的他仿佛重回了巅峰,甚至有过超风速 12.87 秒平世界纪录的成绩,所有人都认为“刘翔回来了!”
那一年,“刘翔夺冠”不再是“刚需”,但人们仍是重新开始期待。
枪响,全新的“七步上栏”,跨过第一个栏,他用力一蹬,脚踩在栏板上,跟腱断裂,历史再次重演。
跪倒在跑道上,他忽然笑了一下:也挺好,这样也挺好。
退出赛场时,他忽然决定最后一次前往终点,即便是单脚。
跳到第十个栏架时,他低头亲吻了栏架,那一刻,所有的雄心壮志、所有的不甘、难言、酸楚,都结束了。

一切都结束了,只有骂声不绝于耳。
2018年,北京奥运会10周年前后,一条评论忽然火了:
“刘翔是唯一一个在直线跑道上真正超越黑人的运动员,甚至创造了连白人都没做到的记录,刘翔参加了 48 次世界大赛,36 次冠军,6 次亚军,3 次的季军,然而有些人却只记得他退赛 2 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何为冠军?何为英雄?
12年后,大多数人接受了“英雄”落地之后也是“凡人”,很多人到刘翔的微博下表达歉意,但他至今未曾吐露关于原谅的只言片语。
十几年之后,人们还是忘不了刘翔在雅典夺冠的样子,忘不了在北京离开赛场的样子;人们似乎终于想起来,刘翔,也会痛、也会伤、也会无助和绝望。

在12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除了刘翔,还有另外一个被中国人炮轰的中国人——郎平。
那一年,陈忠和挂帅的中国女排在首都体育馆迎战郎平带队的美国女排。
1978年,18岁的郎平入选当时的中国女排国家队,第二年,21岁的陈忠和成为队里的陪练。
两个人在排球场上比划了一辈子,也惺惺相惜了一辈子。

年轻时的郎平与陈忠和
2005年,美国排协向郎平伸出了橄榄枝,郎平十分犹豫,她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我年纪也大了,真的不想以后回到国内被人骂。”
那一年,她询问了很多人的意见,其中就包括陈忠和。得到老伙计的支持,郎平接下了美国队的担子。
从作出决定的那天起,郎平就想到,终有一日两个人会在赛场狭路相逢。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在2008年,在奥运会,在北京,在自己的祖国。
2008年8月15日晚上8点,备受关注的中美女排,吹响了比赛哨声。
赛前,媒体们纷纷打出来“‘和平大战’不‘平和’”的标题,似乎郎平和陈忠和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那天的比赛异常胶着,整整打了5局,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出胜负。
过程中,看台上的观众自发唱起国歌,五星红旗飘扬在球馆的各个角落。穿着美国队的教练服,郎平似乎对周遭的一切充耳不闻,一丝不苟地安排战术。
只有拼尽全力,才是女排精神。
裁判哨声响起,美国女排的队员们抱在一起庆祝胜利,矿泉水瓶从看台上落下,郎平只是在一旁坐着,没有表情的面孔之下,是极为复杂的感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郎平面无表情
谩骂声铺天盖地,有人说:“她应该把辉煌结束在退役那一刻!”
2008年,中国代表团共包含30多名外籍教练。
那一年,这30多位外籍教练成为中国人的好朋友,而郎平则被称作“汉奸”、“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