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惊呼,有吵闹,有咒骂,事实是——没有!广播声一落,整个鸟巢立即陷入一片死寂。足足约10秒钟后,听到远处有人喊一声:“退票!”才依稀传来几声笑声,鸟巢才又慢慢重新活了过来。
央视的摄像机跟着刘翔,刘翔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地走向二检处。跟在刘翔身后的还有两名裁判,他们很想完成自己的职责——把刘翔拦下。
按照国际田联的规定,他本应该接受常规的兴奋剂检测,此时的行动路线是违规的。
刘翔躺倒在二检处的背景墙前,双手掩面,抽泣的声音越来越大,眼泪也顺着指尖溢了出来,他从包里扯出外套,盖在脸上。
跟在身后的裁判最终选择沉默,一旁的国际田联官员也没有阻拦的意思。
“国际田联官员也是人。”裁判陈金凤说。
整整半个小时,连队医前来处理已经肿得不像样子的右脚,刘翔都没有拿开脸上的衣服。
回到休息室,一个志愿者没能忍住流下了泪水,刘翔再次捂住眼睛,或许从那一刻起他便明白“我能放过我自己,但别人不能放过我。”

2008年8月18日,刘翔因伤退赛,观众落泪。蒋生连/摄
“刘跑跑!”
“刘骗子!”
“胆小鬼真能装,演技一流啊!”
各式各样的谩骂仍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入刘翔的耳中。
甚至有人质问他:“你为什么不爬到终点去?”
而他的号码牌“1356”,也被解读为“辜负了13亿人,56个民族的重托”。

记者冬日娜说:“当年雅典大家有多爱他,北京就有多恨他……”
时间倒回4年,2004年 8 月 28 日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会去关注一场在北京时间凌晨举行的田径比赛。
那天凌晨 2 点 40 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正在直播男子 110 米栏的决赛,这场比赛里有一个名叫“刘翔”的 21 岁小伙代表中国出战。
第一次起跑,有人抢跑犯规。
“二次起跑如果再有人抢跑将会被直接罚下。”杨建解说到。
第二声枪响,杨健的语调越来越高昂:
“比赛开始!刘翔的起跑非常的顺,他目前排在第一位,旁边的是特拉梅尔,奥利加尔斯,刘翔!处于领先的位置,刘翔!刘翔!刘翔赢了!刘翔赢了!
刘翔赢了!刘翔创造了历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成为了世界飞人!刘翔创造了历史,刘翔获得了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刘翔获得了奥运会金牌!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12 秒 91!当然,这个成绩还要经过核实,12 秒 91!他平了 1993 年科林-杰克逊的世界纪录!刘翔!”
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直道竞速项目上获得奥运冠军。
那天之后,没有人会忘记那个身披五星红旗的中国人。

那枚奥运金牌被刘翔存在了银行保险柜里,“金牌并不是纯金的,但是你拿金子来跟我换,我也不会换的。”
从雅典回国的航班上,教练孙海平提醒刘翔:“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的这块金牌,在国内引起的轰动程度,可能大大超过你的想象。”
那天下飞机之后的场景,让刘翔永生难忘,他被人潮簇拥着前进,他踩了很多人脚,很多人也踩了他的脚。
从小区门口到他家楼下,不足110米的路,他跑起来只需要不足13秒,可那一天,却走了半小时。

那时的刘翔不会想到,后来的路比这段回家的路更难走。很多年后,他发出这样一句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