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摄影记者捕捉到程菲的腿部特写
4年,对于一个女子体操运动员来说,无比遥远。但她最终还是走到了2012年。
那年6月中旬,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半月,在一次训练中,程菲的跟腱断裂。
那一瞬间,她没有感觉到疼痛,一下子的五味杂陈之后,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像4年前一样,她再次问自己:“结束了吗?”
“结束了。”
没有隆重的退役仪式,只是转身去医院做了手术。
退役之后,她回到武汉教体操,但只教最小的孩子、最简单的动作,至于竞技体育,她这辈子都不会再碰了。

程菲教小孩子练体操
岁月,带给运动员的,除了伤痛,还有不断的告别。告别年轻,告别赛场,告别生命中重要的人。
这几年,她鲜少露面,最近一次的消息是一则悼词:
“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面对什么,您走好。”
今年6月,曾为她度身定制“程菲跳”的恩师陆善真教练突发心梗去世。

程菲与教练陆善真
在15年前程菲横空出世的时候,陆善真教练说:“她的出现让世界体坛重新认识了中国女子体操,更重要的是有了影响力。”
体操比赛的很多项目中,运动员都是由教练亲自将抱上器械,他们在空中翻飞,教练张开双臂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教练往往是他们与伤病、瘫痪、甚至死亡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当运动员失利,教练的悲痛绝不亚于任何人。
2008年之后,陆善真终究没能等来第二个“程菲”,直到生命的尽头。

2008年8月18日12时05分,刘翔站在了北京奥运110米栏决赛的起跑线。
那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参观施工中的“鸟巢”时曾说:“能想象得到,如果刘翔在这里夺冠,现场气氛会有多热烈。”
美国资深记者理查德曾说,美国人也非常关注刘翔,因为“奥运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承担过13亿人的梦”。
比赛前2天,8月16日下午,刘翔离开天坛运动员公寓进驻奥运村,CCTV动用了直升飞机航拍。
也是在那一天,刘翔被确诊右脚跟腱炎症,3 个钙化点让他的跟腱失去弹性,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随时可能断裂。
但这样的伤情被严格保密,教练孙海平揣着3份速效救心丸走进“鸟巢”,“那个时候就想拼一把!”
8月18日上午11点50分,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第一轮第6组比赛,刘翔出场了。
偌大的体育场瞬间被点燃,但负责入场检录的裁判陈金凤,还沉浸在疑惑当中,以往刘翔检录时都是说说笑笑,而这一次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来没有看到他的精神状态这么差。”
解说员杨健也有所察觉:“从来没有看到他赛前这样的表情!”
第一声枪响,有选手犯规,刘翔必须跟其他选手一同折回起跑线。
他跛着脚艰难地往回走,忽然停下脚步,他撕下了腿上的道次号,转身,带着13亿人不解的目光,消失在过道尽头的阴影里。
那道阴影,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

解说员杨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啊”了一声,几秒钟的确认之后,他的声音通过各路信号传遍了全世界:
“刘翔退出了比赛……”
后来,一位当时在现场的观众回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