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之前,栗延林曾是全村的骄傲。
栗二有虽然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在家里布置了个书架,成为村里的奇观。碰上阴雨天,村里人总凑在一起搓麻将,但他偏偏喜欢坐在屋里看书。为了让儿子多读书,他看到好书就会往家买,“宁可少抽一包烟,也要多买一本书”。
栗二有家的书架
他至今记得,1997年,儿子考进了全区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级,那一年香港回归,到处都在放烟花,一家人欢欢喜喜地送儿子去学校。
栗二有的大闺女知道弟弟学习好,早晚是要读大学的,但家里负担重,就早早出去打工。“她那时候1个月才能挣100块钱,挣了钱就攒着。弟弟后来上大学的钱,都是她攒出来的。”
高考那年,因为在书上看到过岳麓书院的一句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栗二有便让儿子报考长沙理工大学,学先进的通讯专业。
栗延林毕业之后,先是进入诺基亚工作,又跳槽到中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的网络工程。村里人并不懂这些,只知道是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孩子。3月8日当天早上,瓷器厂的王嫂还跟栗二有打听:“老栗,你儿子在哪上的大学?我闺女今年考上了也让她去那个大学。”
2013年底,由于公司要在国外拓展工程,需要被外派的栗延林面临4个选择:印度、泰国、俄罗斯或者马来西亚。
“印度太热、泰国太乱、俄罗斯太冷”,栗二有听说马来西亚有个马六甲海峡,很多运东西的船都从那儿走,就拿了主意让儿子去马来西亚。
那几个月,是栗二有这辈子最如意的时刻,儿子是全村第一个出国的孩子,读书时的助学贷款终于还完了,儿媳妇的事情也有了些眉目,他趁着农闲到瓷器厂打工,想多攒点钱,给儿子娶媳妇。
一切仿佛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却又戛然而止。
后来的七年,那个让全村人羡慕的决定一次又一次被提起,老两口只要吵架,妻子的第一句话总是哭喊着:“就是因为你让孩子去马来西亚!都是你把孩子害了!”
每到这个时候,栗二有都会忽然陷入沉默,躲到门外,用力嘬着烟。
儿子出事之后,妻子有时像变了个人一样歇斯底里,栗二有总是能哄就哄,因为医生说她也不想这样,这是病。
从丽都酒店回到闺女家,妻子刘双风经常整夜整夜不睡觉,就坐在电脑前,累了就趴一会儿,家里人让她躺下,她就说想离儿子近一点。有时好不容易睡着,睡梦中会无缘无故坐起来哭喊,摔手机。第二天栗二有问起来,她自己也疑惑,“我没有摔,我没有哭。”
在妻子彻底摔坏3个手机后,栗二有听村医讲这是心里头的毛病,就带她到县医院,那里的医生听说是MH370的家属愣了好一会儿,说:“县里没有精神科,得去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