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落地之后,李宁思考良久:“如果做不好、做不成功,那就辜负了这一个机会。那时候我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运动员来对待这事儿,这是国家的荣誉,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奥运。”
后来的一个月,为了保密,李宁每天0点出门,1点开始练习。总导演张艺谋曾透露,在空中做一遍全套动作一般需要休息一小时才能上第二次,“有时我们都下班了,在空中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就是他一个人在那里练习”。
8月8日当天,李宁很早就抵达了开幕式后台,外面的盛况与他仿佛隔绝又紧紧相连。
按照原计划,为了吊足口味,李宁将在音乐响起后几秒钟再开始空中漫步,然而激动的张艺谋下意识地以为出现纰漏,在对讲机里不停呼叫李宁。
一瞬间的混乱没有影响李宁,“我眼睛始终盯着我的手,把我的世界压缩得很小,我就只做我的动作。”
体操运动员的对手只有自己,500米,3分零10秒,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的画卷在他身后徐徐展开,当主火炬塔被引燃的那一刻,全世界数十亿人的目光被吸引,张艺谋跳上了桌子,并一一和所有人拥抱。
那天夜里,李宁公司的老员工为他策划了一个庆功会,准备一醉方休,却遭到了老板严厉的批评。
当时,李宁说:“我是代表中国人民去点火,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去点火,不是代表李宁个人,更不是李宁这个公司——如果我和你们一起去庆祝,就是把这件大事的意义变成了小事和私事。”
于是,庆功酒会被退席,“李宁人”就在位于通州的李宁中心进行了小规模的非公开庆祝:在院子里喷绘图案,在广场上悬挂照片。
第二年,李宁公司实现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上涨31%。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越阿迪达斯。
时隔20年,“体操王子”的英雄光环,被注入“李宁”品牌之中。
而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李宁热潮”之外,由于高强度训练导致腰伤复发,李宁被推进了手术室。

彼时,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护士医生都争相合照,那时的李宁不会想到,在几年后,他将面临一场更加庞大的“手术”。

很多年后,回忆起2008年的那一夜,李宁对俞敏洪说:“走那一圈跟公司没关系,公司靠这个也很难获得发展。”
2008年的火炬为李宁公司带来了高光时刻,但点火的人在暗处看得很明白,四周早已群狼环伺。
2009年是国庆60周年,天安门有花车大游行,李宁作为奥运冠军登上了其中一辆花车。
彼时的赞助商是安踏,李宁的老对手。
花车上的人都必须穿着安踏品牌的衣服。这一点,遭到了李宁公司上下的一片反对,大家认为李宁可以不参加,也不能穿安踏。
李宁坚持:“没关系啊,穿安踏就穿安踏,我得去啊,我不去怎么跟体育界交代呢?”
后来,是原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出面解围,悄悄为李宁准备了一面国徽,盖住了安踏的logo,才算把事情解决。

2009年,李宁身穿安踏服装登上花车
这段插曲,或许可以视作彼时体育品牌市场的一个剪影,激烈的竞争,促使“李宁”将改革计划提上日程。
2010年,在职业经理人张志勇的主导下,李宁公司在一二线城市大量开店,直面耐克和阿迪,并在一年内多次提价让产品高端化,结果订单量下滑。与此同时,产品被重新定位在“90后”群体,但当时90后多没有消费能力,此举反而挫败70、80后主流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那一年的7月1日,“李宁”那句脍炙人口的“一切皆有可能”,被更换为“让改变发生”。
改变,的确发生了。
2011年,李宁公司的业绩在2004年上市后首次下滑,净利润同比大降65%至3.8亿元,在本土头部体育品牌中垫底。到2012年安踏以8.8亿元的营收差额首次超越“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