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许广平&两人之子周海婴
许广平是隔天收到回信的。当她打开信封,抽出那张信纸时,第一行三个字跳了出来——广平兄。她顷刻间变得手脚无措:“不,先生吾师,原谅我太愚小了!我值得而且敢配当‘兄’吗?不!不!”
接下来的去信中,她大胆地与先生辩论起“广平兄”的“兄”字来。鲁迅也认真地作答。
许广平开始吐露自己对校政的失望,越写越欢喜。署名时,她想起了半月前先生回信中所说的“恐怕于‘小鬼’无甚好处”,笑了,美滋滋地写下一个自己最为满意的署名——小鬼许广平。
此时,距两人初次通信,刚好一个月。
后来的通信中,鲁迅称许广平“小刺猬”“莲蓬”“害马”“乖姑”,她称鲁迅“嫩弟”“小白象”。亲密不已。
1932年12月,鲁迅将两人往来大部分书信编辑修改后出版,命名为《两地书》。
两年后,鲁迅在送给许广平的《芥子园画谱》上所题的“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正是他们爱情生活的写照。
1936年,鲁迅病逝时,许广平38岁,此后她一直没有再婚,直至1968年去世,享年70岁。

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胡兰成《我身在忘川》
结束长达3年的感情,张爱玲干脆利落地走了。
自她与胡兰成分手后,胡依旧是每写一文都要寄予她,直至写成《吾妻张爱玲》后,张爱玲把他寄去的所有书信原址退回,算是彻底为这段感情画下句点。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的。你不要再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
或许,在张爱玲心中,这段感情是早就结束了的。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胡兰成被划为文化汉奸受政府通缉,到温州老家避难,与秀美成婚。婚后,张爱玲去看他,要他在妻子同自己之间做出选择。胡兰成不愿舍去妻子,更不愿失去张爱玲,张爱玲在大雨中愤然离去。
间隔没几日,胡兰成又回到上海,去寻张爱玲,他们再不像从前那般亲近,甚至在胡轻触张爱玲手臂时,她低吼一声,再不愿被碰。
那晚,胡兰成睡在沙发上。早晨,他起身去看张爱玲,她伏在他肩头哽咽一声“兰成”。这声轻唤,便是最后的道别,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胡兰成懊恼,给她写信。“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无用。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