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台湾著名亲子育儿专家汪培珽:没有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
汪培珽是一个全职妈妈,著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陪伴一对儿女成长。

曾经在银行工作,后来自己写书,成为作家。
育儿理念强调“父母的1堂课,胜过孩子的100堂才艺课”。
她的妈妈是小学的语文老师,她深受妈妈的影响,在孩子小的时候,每天坚持给孩子阅读,但是,她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拼音。
汪培珽分享过:“我的大女儿已经念小学二年级了,语文的学习完全没有问题,而她和她弟弟上的都是没有教拼音字母的幼儿园,也没有去过拼音补习班。一路走来,顺利而不用担心。”
国家教育司王文湛司长关于语文的教育理念:”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
国家教材委会决定,语文教材——国家统编同审同用,全国一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特别强化语文。

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教育是天,语文是地,新的语文教材三大改革。
第一改革,小学一年级,过去是先拼音再识字再课文,新的教材是先识字再拼音再课文,识字拼音调个顺序。
第二改革,增加古诗词。
第三改革,强调阅读,阅读,读书。
引起了网友们的反对:
A: 学习语文,不是先学拼音吗?学不好拼音,怎么学好语文呢?
B:孩子们先学汉字,那学习拼音还有什么意义呀?
C:高考主要考语文,拼音都不过关,语文不可能得高分。
网友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拼音对学习汉字有影响吗?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
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逻辑: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
尹老师认为,这个逻辑十分浅薄,就像是有人想学做菜,而做菜的顺序是先切菜切肉。
切菜切肉的刀偶尔不够锋利,那就需要一小块磨刀石备着。
于是学习做饭的顺序就变成先备磨刀石,研究磨刀石、再切菜切肉、最后学会做菜。
一个想学做饭的人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一块磨刀石。
儿童也完全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拼音。
上面的3个例子,尹建莉、汪培珽、王文湛都不建议提前学习拼音,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孩子们要加强阅读。

语文是基础的基础,阅读是语文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亚于语文课,
人民日报开过短评,小学阅读欠债终究要还,今后我们的小学生要在家长、老师陪伴下阅读。

小学阅读达到3个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是阅读习惯 。
三是阅读以后有回味、有思考、有收获。
今日话题:
你觉得孩子需要提前学习拼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