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当了妈之后,感觉总是缺觉。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了,想着自己终于也可以睡一会儿了。可没过多长时间,孩子又醒了。不是饿了,就是尿了,要不就是各种哭闹,总之就是不想睡了。
在孩子出生的几个月,甚至一年里,孩子的睡眠常常中断。因为孩子的睡眠周期比我们成年人要短,所以孩子醒来的次数也就多一些。这就意味着妈妈不得不中断睡眠来照顾孩子。
所以,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会很沮丧,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难伺候。
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孩子睡觉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白天睡、晚上不睡?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孩子白天睡的特别香,怎么吵都吵不醒,可是一到晚上,孩子就变得特别有精神,小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是不睡觉。或者睡一小会就醒了,而且一醒来就没完没了的哭闹。
孩子晚上这么闹,妈妈肯定没法休息,被累得筋疲力尽。
很多妈妈就疑惑,为什么孩子会白天睡,晚上不睡呢?
其实睡“反觉”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孩子在出生后都出现过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是感觉不到白天和黑夜的,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待了9个月,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适应。
他们刚出生,不在乎白天还是晚上,只要能吃饱、有人陪就满足了。
其实,孩子睡眠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也和妈妈在孕期内生活不规律有一些关系。如果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作息习惯也是在晚上活动,出生后孩子自然就会延续这种生活作息,出现白天睡觉晚上精神特别好的情况。
如何帮助孩子把睡眠的生物钟拨正?
很多妈妈都会想,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睡觉。妈妈们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 减少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建立白天与晚上的观念。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后,家里人走路、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吓到孩子、吵到孩子。尤其是孩子睡觉时,更是不能有一点风吹草动,关上门窗、拉上窗帘,好让孩子安静地睡。
但其实,白天家里可以不用太安静。适当的说话声、吵杂声会让孩子更有 安 全 感。
白天不妨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阳光充满整个房间,或者在孩子醒着的时候,把孩子推到室外,让孩子感受一下白天的光亮。
白天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太长时间,尤其是天黑之前的那段时间,如果睡了,晚上孩子多半会闹腾。
爸爸妈妈可以在白天孩子醒着的时候,和孩子说说话、给孩子做做体操、给孩子唱唱儿歌、用玩具逗逗孩子、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戏。
总之,让孩子多玩、少睡,为晚上积攒整块的睡眠时间。但是,白天中午一定要让孩子小睡一会,不能让孩子过度的疲劳,这样的话,晚上更睡不好了。
到了晚上,再调暗灯光,给孩子营造一个睡觉的氛围。
- 固定睡前程序
固定睡前程序,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
睡前程序,就是在孩子睡觉前,每天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和流程哄睡孩子。
建议妈妈们在孩子刚出生的一段时间里,多让家里的其他成员,例如孩子爸爸、爷爷奶奶、保姆、月 嫂 参与孩子照料。
这样孩子对于其他照料人也就不会陌生,这些人都可以参与到孩子的睡前程序中。也帮助妈妈们分担了一部分照顾孩子的任务,让妈妈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如果在孩子出生后,一直只有妈妈一个人在照顾孩子,孩子的睡前程序中只有妈妈一个人,那孩子就会只认妈妈,妈妈就会很累,相反,参与的人多了,孩子就不会将特定的情境同入睡关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