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就会喝奶,那是他本能的觅食反射和吸吮反射,也就是孩子从娘胎就带来的天生的本能 。
慢慢的孩子到了4个月左右,神经系统发育比较完善了,天生的吸吮反射变成了孩子自己能控制的。
但其实依然是因为以前的本能锻炼出来的能力,而到了孩子添加辅食之后,吃东西就需要学习和锻炼了。

孩子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到“6个适应”
适应1:工具的适应
孩子添加辅食用的是勺子和碗。
我们在添加辅食有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孩子的伸舌反射消失。
把一个勺子放在孩子的口腔里面,如果孩子伸舌反射还在的话,他就会用舌头把勺子顶出来,如果孩子愿意把勺子含进去,就说明伸舌反射已经消失,这时候可以给孩子添加辅食。
有些家长在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孩子把米糊装在奶瓶里,让孩子自己吸吮,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不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勺子。

适应2:口感的适应
母乳是淡淡的甜咸和腥味,但是辅食根据原材料不一样,它的味道不太一样。
所以建议妈妈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话,尽可能地不要放糖,不要放盐,让食物原来的味道更加凸显出来,让孩子在胃里发育的高峰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食物,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育。
适应3:性状的适应
母乳是流质的,喝下去就顺着食管流下去了,但是吃米糊,粥,面这些还会有一些半固体,食物的性状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孩子慢慢去适应。
适应4:咀嚼的适应
喝母乳不需要咀嚼,但是吃辅食之后就要慢慢地咀嚼,所以无论孩子有没有长牙齿,到了孩子吃了米糊之后,慢慢地吃一些稀饭米面,再慢慢地添加到软的米饭。
尽可能让孩子开始用牙齿或者牙床来咀嚼研磨食物,这也是食物消化的第1道关口。
孩子在吃辅食的时候,锻炼了咀嚼能力,也有助于孩子面部肌肉的强壮,有助于孩子以后说话发音更清晰。

适应5:吞咽的适应
喝母乳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水分可以流动,但是辅食都是黏稠的,或者说是颗粒状的,所以是需要咀嚼之后再吞咽。
建议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准备一些口香糖,家长一边咀嚼口香糖一边喂孩子吃辅食,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吃辅食的时候需要咀嚼的,而咀嚼过的辅食会比较细,更有利于吞咽。
孩子刚开始添加辅食就建议坐在餐桌上吃,让孩子安静地吃辅食,避免孩子一边走一边玩一边吃辅食,避免因为孩子的不经意导致辅食误入气管,引发窒息。

适应6:消化能力的适应
母乳非常容易消化,但是辅食的消化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给孩子添加软烂的米糊,慢慢地变成软烂的面或者粥,再后来就是颗粒状的软米饭,慢慢地适应孩子的消化能力。
如果孩子吃什么拉什么的话,那就要把食物做得更细一些,如果孩子吃了出现过敏的话,那么就要避开过敏的食物。

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