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需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带。这导致不少家庭在孩子快出生时,都要面临一个选择:到底让爷爷奶奶带,还是让姥姥姥爷带?
同事晓丽下个月预产期,就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晓丽希望姥姥、姥爷能来北京帮忙带娃,毕竟自己爸妈,就算有些摩擦也不会往心里去。但孩子的爷爷奶奶,早在半年前就表达了想来帮忙带孩子的意愿,身为儿媳又不好意思让老人寒心,这事就一直纠结到了现在。
前段时间,晓丽本来下定决心让爷爷奶奶过来带娃的,但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不少类似“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谁更疼孩子”的讨论,哪知越看越纠结。毕竟大部分专家表示,从生物学来亲密关系来看,最对孩子上心的是“姥姥”,这让晓丽好不容易坚定下来的决心又开始动摇。
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谁对孩子最用心?
我们都说“隔代亲”,但你知道吗,调查发现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对孩子亲密的程度其实也是不一样。多项研究表明,孩子和老人亲密关系的科学排序是:姥姥>奶奶>姥爷>爷爷。
是不是有些颠覆认知?毕竟在我们的意识里,大部分孩子都和爷爷奶奶更亲近。几千年传宗接代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孩子随父姓,爷爷奶奶自然会对孩子更亲近。但很显然社会学的研究结果却并不这样认为:
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就做过一项针对“丧子家庭”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孩子发生意外时,4位老人中最难过的是姥姥,其次是奶奶和姥爷,最后才是爷爷。
除此以外,卢瑟学院针对“隔代亲密关系”,做过一次样本为200多人的追踪调查。这次调查的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与老人的互动关系中,与姥姥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爷爷的联系最少。
无独有偶,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坦斯卡伦教授,也曾对英国的4000多名青少年做过取样调查,他发现4位老人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姥姥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花费时间和金钱,其次是奶奶和姥爷,最后才是爷爷。
研究的结果来看,相比其他几位老人,姥姥更加宠爱孩子。
姥姥最爱孩子的进化学依据
也许很多人会对这个排序结果提出质疑,但其实它的存在是有进化学依据的。
《进化心理学》一书中,研究人员对这样的排序结果,做出了解释。之所以排序结果和我们预期不一样,是因为:生物学上父子关系的不确定假设。
简单的解释就是,妈妈生下孩子后,能够100%地肯定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但生物学界对爸爸的存在有着不确定可能。如此一来,照顾孩子时妈妈自然会比爸爸更用心。同理就能知道,为啥姥姥会更爱宝宝了。
姥姥将对自己女儿的爱,分了一部分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自然也会对孙辈更加宠爱。
可能你还会问,既然如此,那姥爷应该排在奶奶前面,怎么奶奶反而还比姥爷排名靠前呢?
其实,这和大多数女性的性格有关。母爱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本能,奶奶经过十月怀胎养育过爸爸,享受过宝宝对她的依赖,更体会过母子之间那种羁绊。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