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实中,有些孩子并不和姥姥亲近呢?
虽然,科学排序中,最爱孩子的老人是姥姥,但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一部分孩子其实和姥姥并不亲近。这并不是说实验数据不准确,而是对亲密关系而言,生理上的影响虽然重要,但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在影响同样重要。
在异地,与姥姥、姥爷见面次数少。
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都离开了家乡去奋斗,很多女孩工作后也都留在了外地,结婚生子。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带娃回家的机会少之又少,孩子和姥姥、姥爷接触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无法和姥姥、姥爷亲近。
姥姥、姥爷更严格
还有一些孩子虽然也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但关系也并没有那么的亲密。这是因为,姥姥、姥爷带孩子时顾虑会比爷爷奶奶更多一些,毕竟在我们传统观念里,爸爸才是一个家庭的权威者。
这种情况下,姥姥、姥爷带娃会更有压力。深怕自己带不好孩子,对女婿没法交代。统计来看,姥姥、姥爷管起孩子会比爷爷奶奶更严厉一些。面对严苛的管教,孩子自然会更喜欢压力没那么大的爷爷、奶奶。
孩子的亲密程度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虽然孩子的亲密程度科学排序是:姥姥>奶奶>姥爷>爷爷。
但实际上,孩子的亲密程度还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陪伴的时长,见面的频率等等。
孩子的适应性其实很强,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玻璃心。就像优米刚出生时,月子里是姥姥、姥爷在带,几个月后姥姥、姥爷就回老家了。奶奶一直带到2岁,很明显小家伙就跟奶奶很亲。
所以孩子的亲密关系排序是会随着她的成长而发生变化的。不过不管怎样变化,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关爱老人,不管是姥姥、姥爷还是爷爷、奶奶,尽量带孩子多陪陪他们。
而且个人认为,像晓丽一样有类似困扰的妈妈也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人是情感类动物,奶奶既然想来带娃,自然不会亏待孩子。而且随着老人带娃投入的时间越多,两人之间的羁绊也会越深,再加上亲孙子谁会舍得让他受委屈呢?
如果实在不放心,还可以月子里让姥姥带,稍微大点再让奶奶带嘛。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晓丽,你会坚持让姥姥姥爷带娃,还是让爷爷奶奶来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