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孩子专注,首先一定是在安全感十足的前提下。
0-3岁的宝贝,通常父母会发现有这样的状况,孩子在专心地玩着玩具,可是一转头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的时候,无论这个玩具多么吸引人孩子都无法再专注的玩下去,反而是急切的寻找。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课体稳定性”。也就是说孩子一定要非常确信父母的稳定陪伴,才会专注自身的发展。踏实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这个时期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就是专心稳定的陪伴,让孩子通过一次次的相信建立一份稳固的安全感,进而发展处独处的能力以及专注于某件事。
那段时间下班之后,我就会把手机放到床头柜的抽屉里,真正地做到全身心的陪娃。
2、给予适时的帮助、不打扰。培养共同注意力。
有远见的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一定是善于观察的。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下,孩子在好奇心和自身专注力的驱动下会专注于一件事几分钟甚至很久。这时父母的所作所为非常重要。从前儿子奶奶带,总是不管不顾,不是在孩子专注玩积木的时候让他喝水就是让他吃水果或者问他有没有尿?

你家是否也有同款老人或者同款爸妈。
自从我自己带他,当儿子非常专注的时候,除非他需要我,否则我是不会打扰他的。

安静的陪着他
专注力的培养禁忌就是父母的支配、干扰、和打扰。这在不断的打断孩子原本的思路,让孩子无法专注的去完成心里想要做的事,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
父母亲子陪伴的作用是在孩子专注于一件事,中途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原本的专注时长能够延长。
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孩子专注力养成的关键期是3-6岁”。
好在我没有错过!我知道3岁左右的儿童专注力大概可以维持9分钟,所以会用间断式学习的方法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然后再继续。这样孩子不但不会累还会更有精力专注于一件事,也不会觉得所做的事很难而有挫败感!
3、专注力专项培养让孩子学会享受静下来的时光。
儿童专注力的培养一定需要一些有趣的专注力游戏的刺激才能在玩耍中迅速提升!
这里也推荐给大家几个我经常陪儿子玩的专注力训练小游戏给大家!
反口令游戏、拼图、搭积木、涂颜色、数豆子、打气球等等。

其中对专注力提升最有帮助的还属贴贴画!
儿子大肢体运动发展得非常好,爱跑爱跳。然而通常好动的孩子都无法专注很久、精细运动也要差一些,所以选择一款可以让孩子静下来的专注力训练太重要了。

起初给儿子选择贴纸书就是想让这个小孩子能够静下来,多练习练习手指精细、手眼协调。然而在玩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贴画在培养儿童专注力上的作用,真的太棒啦!

贴贴画玩耍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思考、动手,手眼脑的多次协调运动刺激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大脑通路。
好的贴贴画,是孩子的知识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