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分享#
父母如果确认玩具零食都是孩子的,那么孩子拿去和人分享当然没什么问题。
别说分享,送人、砸烂、甚至扔掉,那都是ta的自由,不由你们说了算。
要么父母就老老实实确认——这些玩具、零食都是我们的。
你要玩,要找我们领,玩完要按规矩还。
你要吃,按份额领,领到手里的你自己攒起来那是你的,但是没领出去的就不是你的。
属于你的,你可以随便处置,拿去扔了也就是你自己没了。
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当然没权利分享给人。
这问题就了结了,干干净净。
怕就怕父母自己贪图子女的赏赐,自己贱卖财产权,买了儿子女儿一个可爱的微笑、买了自己的“天伦之乐”。
卖都卖完了,兑换来的微笑和亲昵自己也拿来享受过了。
已经钱货两清了。
等到子女拿着自己的东西去自由处置的时候,父母跳出来巧言令色耍无赖。
还要场外求助——“哪位大神来帮我圆”?
还要在十几岁小孩子们隐隐约约算得明白账之后喊冤——“小兔崽子就是不信任我”。
你自己说,以你这种“交易完了东西还是我的”的行为逻辑,ta是信你更健康点,还是不信你更健康点?
有任何一个人这样对ta,你是盼着ta相信这人呢,还是盼着ta自己知道警觉?
这道理够直白吗?
该怎么办,自己想清楚,否则你基本注定在十一二岁时失去你的娃。
虽在一室,形同陌路。
而这只意味着ta智力发育比较正常。
不管你自己的家产有多丰厚,记住了:
小孩子在自己打工挣钱攒起自己的玩具前,根本不应该有任何自己的财产。
每一分钱都应该是ta自己挣下来或者自己的份额里攒下来的。
嫌穷?那就抓住一切机会学怎么更有效率的赚钱——首先从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学起。
“人必须从劳动建立自己的财产”,这必须是这些小鸭子一睁眼看到的样子,必须是ta们不假思索的元意识。
如何处理礼物?
小孩子获得礼物应该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游戏机不是给你的礼物,“每周三小时的游戏机使用权”才是你的礼物——所以根本不存在你自己的东西想玩几小时我凭什么不让这个问题。
脚踏车不是给你的礼物,脚踏车的使用权才是你的礼物——所以你要是弄丢了就要慢慢拿零花钱还,弄坏了就要拿零花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