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原则上需持有文理中学毕业证书或进入高等学校的资格证书。由于求学者人数众多,学习名额有限,因此,几种专业定下了全联邦的或地区性的接收名额限制。各高等学校挑选大学生的标准主要是中学毕业考试的总分以及在中学毕业与申请大学入学之间的等待时间。德国各类大学都没有入学考试。
高等学校除了教学任务外,尤其要在基础研究方面满足现代社会不断提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完成这些任务,从20世纪60年代起,高等学校通过扩建和新建、增添教学人员以及增加经费等措施得到扩大,开设了新的课程,学习越来越考虑对口。按照《基本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扩建和新建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高等学校根据其任务确定专业设置、人数、规模,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和均衡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在德国西部各州扩大学生名额和科研设施的阶段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在德国东部各州建设新的高等学校结构尚需继续做出特别的努力。今天,高校建设的共同任务是使德国高等学校现代化,并加强和保持它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从1999年起,联邦政府明显地提高了对高等学校现代化做必要投资的财政费用(2000年提高至20亿马克)。但是,扩建仍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最近几年高等学校的经费、教学设施、科研水平、学生学习状况等都很不理想。
高等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支柱始终是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其相当的其他高等学校。在这些高等学校里的学生以通过文凭考试、硕士考试或国家考试而结束学业。从1998年起,越来越多的学科设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接着可以继续深造直至通过博士生考试取得博士学位。但也有几门学科只以硕士或博士考试结束学业。迄今为止在许多专业流行的取得教授席位资格的做法,将在高等学校进一步改革的框架内被取消,并被国际上通行的确定教学能力的做法取代。作为德国高等学校的第二支柱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在工程技术、信息学、经济学、社会学、设计和卫生等学科内提供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学习,以文凭考试结束学业,并从1998年起开始设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今天,几乎有1/3的新生选择此类高等学校。这类学校的学制较短,学习的结构化较强。
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有联邦统一的框架规章,在此基础上,各州制定和颁布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章程。大学生可以在许多科目里自己决定学习哪些重点课程。大学生原则上不向国立大学交纳学费。个别州收取学生学习第二专业或长时间学习的费用。如果大学生无力负担其生活及学习所需费用,他们在法律上有权根据联邦教育促进法获得国家的助学金;不足部分可以取得无息贷款,在资助期限到期后归还。
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学位包括学士、硕士、理工科硕士(德制)、文科硕士(德制)、国家考试和博士。博士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大学毕业生中有40%的人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德国的大学不设专门的研究生院,研究生的培养主要由各个研究所承担。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不需要进行专门考试,而是由研究所的教授选定。一般来说,攻读博士学位的途径有三种:一是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得到奖学金的人,可以直接成为博士生;二是大学毕业后留校正式任助教的人,他们经研究所的教授考查后,认为有培养前途,便可以被接受为博士研究生;三是毕业后已从事某种工作,后来自愿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且有研究所的教授愿意任其指导教师者,就可以成为博士研究生。博士生没有严格的学年限制,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3 5年的时间。在德国,医学专业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多,因为德国的医生按法律规定必须拥有医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1974年成立的哈根函授大学是德语地区唯一的函授大学。1999 2000学年冬季学期的学生将近4.68万人,由各地区的学习中心——其中几个设在讲德语的外国及中东欧国家——进行函授学习辅导。除了哈根函授大学外,私立的函授专科大学也在联邦范围内提供函授教育。各地的高等学校也越来越积极地在函授学习方面开展工作。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函授学习开辟了安排现代化的和根据需求的学习计划的可能性。它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类似高等学校现场教学的各种函授学习模式,如虚像实验室或模拟的大学现场教学,有好几个州建立了可提供虚像学习的联合机构。仅参加哈根函授大学虚像教学的学生目前就有1.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