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一边看书一边就和闺女儿子讲了联结的重要性。
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的相处出现了矛盾,妈妈说联结的时候,他可以凭自己的情绪是否好转选择伸手。如果伸手,表示情绪好了;如果不伸手,表示坏情绪还在。我就要再等等。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根本不可控,他会经常在哭的时候,忘了我们的约定。
但我发现:
随着儿子的生理成熟和日渐长大的过程,他由刚开始的不可控,开始能学会控制情绪了。他会伸出他的手,表示他想联结了。
![](http://imgq8.q578.com/ef/0723/a00a33893432bdeb.jpg)
就像这次,按照往常的如果我说“联结”,他会拒绝并且哭得更大声。
没有不合理的关子关系,只有不合理的认知。
当孩子被怒气、情绪包围,父母就不要再变成和他一样怒气、有情绪的孩子了。家中不需要全部是孩子的人,需要有包容的人。
“你的心里没有我”,儿子背后的语言是试探、是希望得到关注和耐心。
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官,他会根据家人不同的语言和规则,以不同的方式相处。比如:他会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放肆的事。
在爸爸面前,他是乖巧的;在妈妈面前,他是能言善道的;在奶奶面前,他是老师;在姐姐面前,他是跟班。
他在试探底线。
![](http://imgq8.q578.com/ef/0723/bfcfdbf6ae20f54e.jpg)
我时常会被他的哭声传染,情绪就变得很不稳定。
经过了1年后,我告诉自己:只要他哭,就要放平心态。
你要做到既不骂人,也不吼人,就静静地听他哭。等他哭完后,就启动沟通机制。
“恩,你认为我心里没有你,那是你自己的想法。你做错事就哭,这和‘我心里有没有你’没关系。”
“你是希望妈妈安抚你,对吗?”
“你希望我看到你,让你不要哭吗?
......
![](http://imgq8.q578.com/ef/0723/48e14d450694890c.jpg)
这样练习的机会多了,儿子慢慢趋于平静了。
孩子哭了,一定有深层次的需求,或是在探索你的底线。我们也无需斗智斗勇,只要问问心:你想做什么,便做就是了。
教育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http://imgq8.q578.com/ef/0723/30e03e3917899f2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