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种比较有争议的说法,叫“和孩子做朋友”。小编认为,父母和孩子在本质上并不是朋友,因为朋友不需要为彼此的人生负责,父母却需要在孩子小时候对他负责。
然而在沟通的层面上,父母恰恰需要做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情绪。
虽然最终要由父母来做决定,但父母也不能粗暴地用“我是对的,你应该听我”“小孩子懂什么”这种话,全盘抹杀孩子的意见,否定孩子的天性和需求。
家长需要充分理解、共情孩子的需求,保护孩子的愿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毫无原则地让孩子开心,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大人的决定。这真的需要很多智慧,更需要充分的耐心。
其实,《月亮奶》这个故事的思想,和整套《小羊上山儿童汉语分级读物》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适合他的方法”去帮助他成长。

《小羊上山》是一套专门为处在“阅读关键期”的4、5岁孩子创作的汉语分级读物,
它和那些恨不得一次灌输几百、上千汉字的识字工具有很大不同;
它的起点非常低(第一级只用了60个常用核心字),难度上升的幅度非常小(每级只增加60个字),就是为了让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轻松愉快地学会自主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而且主编孙蓓老师一直强调,在使用这套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在兴趣上的差异。
孩子想先读哪一本,再读哪一本——请让他自己选择!
孩子读完一本书,是读一本新的,还是再读一遍——请让他自己选择!
只有充分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尊重他的个性差异,孩子才会爱上阅读,阅读才会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爸爸妈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