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的孩子更具有同理心,他会理解家人在家务劳动中的付出,并乐意去分担,自然与家人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工作中也是如此,他会主动承担可有可无的杂活,不会去计较得失,所以更容易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罗斯曼教授对孩子做家务也有专门的研究。他从1967年开始,用了25年的时间收集数据,研究孩子从3.4岁开始做家务与20岁左右取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经常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更容易与朋友和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概率也相对更大。
![](http://imgq8.q578.com/ef/0810/3eef7deacfd13aab.jpg)
3、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患精神病患的几率比做家务的孩子高10倍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如今的孩子那么多患有抑郁症?动不动就跳楼?
其实,孩子极少参与做家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发现:小时候从不做家务的孩子患有精神疾患的几率更高,犯罪率也更高。
如今,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家里的孩子又少,我们的孩子生下来就成为全家人的宝贝,不仅不舍得他们做家务,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需要有,全家人都会照顾他。
就像我们的父母从小就跟我们说:“你只管学好习,家务活不关你的事。”
所以,造就了一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也不会做,就连考入北大的孩子都有30%的学生具有“空心”病。
这些不需要丝毫努力就可以过上优越生活的孩子,事事被父母安排不需要独立思考的孩子,真的很难找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
![](http://imgq8.q578.com/ef/0810/130ac160c4bf79a5.jpg)
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朱莉说:我们想要孩子们达到的专业上的成功,源自于小时候做过的杂活,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曾经听一位重点高中校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