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要允许孩子犯错

常驻编辑 育儿知识 2022-08-17 孩子   黑板   弟弟   大人   态度   父母   错误   妈妈   方式   环境

用通俗的话说,容错教育就是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让他能够在错误中修复自己,在爱中长大。容错教育其实包含两个层次:容“错”和容“异”。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容“错”:允许孩子犯错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身为父母的你,知道孩子从小到大一共犯过多少错吗?答案一定是“数不清”吧。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既然错误在所难免,我们不如耐心地了解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让他知道犯错并不可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屡教不改的孩子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倒数3个数,你给我老实坐好!”乐乐妈黑着脸,开始数数。乐乐依然嬉皮笑脸,直到听到最后一个数,才乖乖低下头扒饭,而且只吃饭,不夹菜。“吃点儿鱼!”乐乐妈试着和孩子缓和一下,结果,她夹给乐乐的鱼被原封不动地扔回来。鱼肉掉到身上,刚上身的白T恤被染上大片油渍。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樂乐妈暴怒,把乐乐扯到阳台上:“你在这儿反省,10分钟后再进来!”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10分钟后,妈妈见乐乐仍然没有进屋,赶紧走到阳台一探究竟,结果倒吸一口凉气:乐乐竟然把阳台的地漏拆了下来,正玩得不亦乐乎!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妈妈又把乐乐关在房间里,勒令他不写完作业不许出屋。两三个小时过去,乐乐仍然没出来,原来他把作业扔在一旁,正用文具玩“世界大战”呢!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类似的事发生太多次,乐乐妈已经被气到麻木。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孩子总是犯类似错误时,父母要思考,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我们处理孩子错误的方式为何无效。乐乐妈经常采用威胁、惩罚的方式,把孩子隔离起来。这样,孩子感受很不好。孩子希望和父母连接,又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于是会从父母最关心的点开始,用把事情搞糟的方式获取大人关注。想改变这种状况,父母要另辟蹊径,暂时忽略孩子经常犯的错误,从更积极的方面建立亲子连接,比如增加亲子相处时光,陪伴孩子发展兴趣。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后,就会降低不良行为的频率。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恶霸姐姐”的苦衷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欣欣妈试过很多方法不让6岁的女儿欺负2岁的弟弟,却毫无效果!她做一顿饭的时间,欣欣能把弟弟弄哭3次!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欣欣,你不许再打弟弟!”妈妈吼道。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弟弟也打我!”欣欣狡辩道。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打人太疼,弟弟没劲儿,打人没力气,这不公平!”欣欣妈不假思索地反驳。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你们也打我,大人打人很疼!而且,你们也不说‘对不起’!”欣欣的一句话把妈妈噎住了。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晚上临睡前,妈妈问欣欣:“欣欣,妈妈因为你打弟弟的事情打过你,现在向你道歉。你以后能不再打弟弟了吗?”欣欣想了想,拒绝和解:“不能!道歉只能管做过的事,没做的事,它管不了!”于是,妈妈又感到无能为力了。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点评C4D拜客生活常识网

犯错的动机有很多种,其中很有意思的是,孩子会和大人犯同样的错。妈妈打女儿、姐姐打弟弟,都是向弱者展示自己的强大,靠武力解决问题。大人做了糟糕的示范,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许,最初欣欣只是无意间打了弟弟,大人的过激反应让她感到受伤。为了让大人明白她的难过,她需要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这样的错误,其实是一场权力争夺。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大人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边界。一方面,在欣欣愤怒、要动手时,父母用拥抱、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孩子冷静下来,让孩子学会处理愤怒。另一方面,在孩子平静后,温和地告诉她:“我知道,你刚刚很生气,或许你可以打毛绒玩具、扔枕头来让自己舒服一些,不要打弟弟。”一旦亲子之间形成权力对抗,大人不要期待用一次纠正就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信孩子可以改变,同时做出正确示范,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

相关阅读:

  • 户外活动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户外活动对幼儿的好处[多
  • 孩子夏天做什么户外活动比较好?适合孩子的户外活动[多
  • 带孩子春游需要带点啥?带孩子春游的注意事项[多图]
  • 孩子多大可以滑雪?孩子滑雪注意事项有哪些?[多图]
  • 吴忧和何西亚第几集在一起?吴忧怀了谁的孩子?
  • 《第十二秒》善善是谁的孩子?善善会说话了吗?
  • 《八角亭谜雾》念玫是谁的孩子?妈妈是玄珍吗?
  • 《八角亭谜雾》凶手是丁团长吗?丁团长和周亚梅为什么没
  • 孩子挑食偏食怎么办?了解一下pentavite多种维生素
  • 马丽接替阿姨在家带孩子,开心麻花永远好笑,期待新综艺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