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放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们身边真正生三胎的人还真没有。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十几年前,二胎政策还没放开,我的大姑姐为了生二胎,东躲西藏。因为姐夫是名小学老师,虽然他们第一胎是女孩,但是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允许生二胎的。
好不容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因为是偷生,他们不敢去正规的大医院,只得在一家私人诊所里生产。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更富有戏剧化的是,孩子一出生,姐夫给我们打来了电话,激动地说道:“生了,生了,是个男孩。”
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送上祝福,听见姐夫在电话那边又说道:“看错了,是女孩。”听得出他语气里的失落。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大姑姐在生了第二个女儿后,精神一下子失常了。在生这个女儿之前,她对着万年历仔细推算,什么时候怀孕肯定生男孩,她当时是信心满满的。
接下来,姐夫被开除公职,因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违反了《计划生育法》。这之后,大姑姐竟然慢慢好转了,他们的小女儿现在也快20岁了,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回想起我第一次怀孕时,那时特别怕生出畸形儿。可能是职业原因,那时经常遇到哭天喊地生了很长时间的产妇,孩子没有生下来,又紧急被推到手术室剖腹产。也有的孩子会因为产程过长,孩子生下来就有缺氧症状,严重的都会是脑瘫。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我坚持每天散步,过了预产期快半个月时,B超提示“羊水过少。”当时想到,反正这辈子只生这一个,直接剖了,虽然一开始我是雄心壮志地坚持要平生。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许多人当时执意剖腹产,大部分原因在此,导致了一度的剖腹产率居高不下,这也是在手术签字时写的“社会因素”的原因。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二胎政策放开时,特别是第一胎生了女孩的公职人员,许多人都生了二胎,都想凑个“好”字。
但是说到三胎,许多人是直摇头。
现在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不是简单地吃饱穿暖,以前老辈人们说,多一口人,煮饭时多放一瓢水的事。
有个医疗系统的同行,二胎政策刚放开时,怀孕之后就留着了,他们第一胎是个男孩,想着第二胎是个女孩就好了,儿女双全,人生似乎一下也就圆满了。做B超提示是双胞胎时,夫妻俩一下慌了神,他们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是两个男孩。有时候越是怕什么就越来什么,生下来的是两个男孩。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爷爷奶奶依旧高兴,夫妻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三个男孩,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三套房子。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确实不易。不过,老一辈的人有他们的观点,他们安慰夫妻俩说,一个人头上一个露水珠子,到时候就不愁了。

图片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在妇产科门诊,现在来做无痛人流手术的病人很多。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劝说他们留下孩子,毕竟三胎政策已经放开了。
“我们想好了,不能再生了,已经有两个小孩,再生一个压力太大了。”年轻的爸爸怀中抱着的是他们的二宝,是个男孩;手里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是姐姐。
我和我的同事仍不死心,对已经躺在手术床上的年轻女人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胎儿发育一切都正常,流掉好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