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高嘉齐因为自己高度自律的日常作息让网友惊叹不已。
![](http://imgq8.q578.com/ef/0920/011bb9c72716e791.jpg)
每天6点半起床,雷打不动地晨读、练字、看书、锻炼......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她竟然坚持了1279天,接近4年时间。
大家一定好奇这么自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妈妈给她制定的规则:
![](http://imgq8.q578.com/ef/0920/d1eeaff34f1371a6.jpg)
孩子的自控力来自健全的规则意识,通过建立合理的规则能有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同时,在孩子遵守规则时要给予奖励,违反规则时适度惩罚。
让孩子体会到沉迷于即时满足的坏处,和忍受短期困难的成就感,他才能乐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
3. 不断地训练,是自控力的“加油站”
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坐不住,老师曾给我建议,用和孩子玩游戏的方法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比如,玩经典的“木头人”游戏,当儿子听到“木头人”的命令,就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许动,谁坚持的时间长就赢了。
或者我给儿子讲有趣的故事和笑话,看谁能坚持住不先笑出来。
通过这样的锻炼,儿子慢慢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在幼儿园听从老师的指令,不像原来那么随心所欲了。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用体育运动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通过对自己身体、体能的挑战培养孩子的坚持力和毅力。
对于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多给他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规划控制自己。
比如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让他们通过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来达到对自我控制的锻炼。
4. 身边的榜样,是自控力的“催化剂”
想培养一个有自控力的孩子,身为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
你不能要求孩子看书,自己却在刷手机;
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却总是熬夜;
要求孩子不乱发脾气,自己却总控制不好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看到父母能够自律、情绪稳定,这才是一个孩子产生自我控制力量的“催化剂”。
![](http://imgq8.q578.com/ef/0920/1a00210589c1c826.jpg)
麦格尼格尔博士曾在《自控力》一书中写道:
“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