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绘本作家后,她认为,自己在以一种仿佛“雕塑”的方式创作绘本,处理画面和文字。雕塑家以为,雕像原本就存在于木头和石头之中,他只是发现了ta,并将不需要的部分去掉。
“所有我书写的故事,原本都已存在于这个世界。我的工作只是接近它。我非常安静、有耐心地工作,而且从不放弃。”
“如果世上不存在绘本这种形式,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发明出来。对我来说,它是一个黑白色的、闪闪发光的小小剧场,我是作者、舞台经理、演员。”
“我对书写与绘画的理念是相同的:创造一些有力量又简洁的东西,像一块石头,或一枚贝壳。”
1985年,她创作了《我的编辑》(My Editor),送给克罗尔。在结尾,她写到“出版并不是奇迹,而是这个男人对‘那个我’的友谊——我自己都不了解、但很典型的‘那个我’:刚洗完澡、穿着格子衬衫、试图表现得聪明。”这本书为二人近二十年的合作画上了句点。
之后长达11年,M.B.戈夫斯坦在帕森斯设计学院任教。教学生如何创作儿童绘本,让她更清晰地理解了自己的创作理念。戈夫斯坦热爱中国古代诗人,尤其是白居易的作品——以最简洁的词句,表达清晰的意思。她教学生“不要在纸上画画,从纸上画画(don’t draw ON the paper,draw FROM the paper)”。
“是什么让你以为孩子们喜欢孩子气的东西?别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孩子,他们想要长大。”
对戈夫斯坦而言,这是一段与创作截然不同的时光,似乎没有发生什么重要的事,但感觉幸福。“我真的很喜欢教书,这过程本身就像在写一本书。”
自1980年的《一位艺术家》(An Artist)开始,戈夫斯坦用蜡笔、水彩等工具创作绘本。它们都有着柔和美丽的色彩,讲述她关于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艺术创作的思考。
《一位艺术家》里的插图。
他想要用双手
塑造美
他尝试从自然中
创造秩序
他想要画出
脑海中的想法与感觉
艺术家就像是神
而神创造了他
戈夫斯坦说:“我喜欢写艺术家,艺术家是那些致力于比他们更伟大的事物的人。每一天对于他们都很重要。”1982年出版的《艺术家的生活》(Lives of the Artists)中,她介绍了伦勃朗、梵高、莫奈、马蒂斯、高更等等她热爱的艺术家。为了写这本书,她“读他们的传记,看他们的画作,直到感觉他们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1987年出版的《艺术家的助手们享受夜晚》(Artists’ helpers Enjoy the Evenings),艺术家休息以后,艺术家的助手——五支蜡笔们聊天、去咖啡馆、派对,甚至去纽约旅行。他们手牵着手在夜空中唱歌:我们又瘦又高,直到艺术家努力工作,使我们劳损。
放弃儿童绘本出版后,戈夫斯坦投身于植树与保护动物的工作,也用画作探讨人和自然、家园的联结。
M.B.戈夫斯坦在《姓名学校》(school of names)中的插画。M.B.戈夫斯坦在书中写道:“在我生活的这些年里,除了地球之外,没有其他地方是我的家。”
2017年12月20日,77岁生日这一天,长久患病的戈夫斯坦在医院去世,身边都是爱她的人。她对丈夫说,“照顾好我的工作还有猫”,并留下最后的诗:
我真的拥有了很好的一生
美妙的一生。
《做玩偶的戈蒂》最后一张插画。(图源:奇想国童书)
*2020年前后,经过数十年中断,在大卫·艾伦德以及编辑克罗尔的努力下,戈夫斯坦的部分作品得以重新印刷。在日本,出版社也精心重印了戈夫斯坦的部分作品,由谷川俊太郎翻译推介,使得新一代读者有机会认识她,并策划出版了她的传记画册。在中国,奇想国引进了她的两本杰作,由阿甲翻译,《做玩偶的戈蒂》和《晚饭吃鱼》。
——
参考书目:
1. Words Alone:Twenty-Six Books Without Pictures,M.B.Goffstein,DAVID ALLENDER PUBLISHER
2. ゴフスタイン:つつましく美しい絵本の世界,M.B.Goffstein,平凡社
3. 引用内容来自《ゴフスタイン:つつましく美しい絵本の世界》中2007年5月的采访。文中部分实拍图亦来自此书。
文/李茵豆
编辑/申婵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