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孩子“认怂”,是一种尊重,是以柔克刚的教养智慧。
对孩子“偷懒”,是一种让渡,让孩子慢慢有成年人的担当。
作者 | 小马哥的园长妈妈
有一次,我跟3岁的儿子一起,在咖啡店里喝下午茶。
突然胃里一阵刺痛,我的胃溃疡又犯了。
看到我突然捂着胃,露出不舒服的表情,3岁的儿子立刻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一个靠垫回来,放在我身后,对我说:“妈妈,你靠一靠,会舒服点。”
我对他说:“儿子,妈妈胃痛,要休息下,你乖一点好吗?”
儿子立刻面露关心的神情,说:“好的,妈妈,我给你揉一揉吧。”

哇哦,原来我们家的捣蛋鬼,在妈妈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可以这么地暖心。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忽视了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给儿子创造机会,让他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的担当和责任感!

妈妈“怂”一点,把变“强”的机会留给儿子!
教育家卢勤老师说:“妈妈越怂,儿子越勇敢!”
我本人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但没想到我的胆小,非但没有传染儿子,还激发了他的勇敢。
在一次送4岁的儿子上幼儿园的路上,走到小公园的墙外时,发现路上有一只死去的猫,样子十分恐怖。
我真的吓坏了,抱起儿子就跑。等我把儿子放下来时,儿子发现,我被吓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原本,我担心儿子会被我的恐惧吓到,但没想到,他关心地对我说:“妈妈,你别怕。”
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当我们第二次再遇到死去的动物时,趁我还没看到,儿子就立刻对我说:“妈妈,你别看,快把头转过去。”
他像一个小男子汉一样,挡在了我的面前。

妈妈的小超人
《天才是教出来的》的作者赵菊英老师,在书中回忆到一次和儿子一起爬长城的经历。
一个周日,赵老师要带儿子一起去嘉峪关导游站,给外国游客做翻译。
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大雪,到长城下时,台阶上已经结上了冰。
赵老师对儿子说:“儿子,雪太大了,妈妈有点害怕,爬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