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也么哥
前几天,我把自己的抖音视频团队解散了。
摸索折腾了2个月,最终还是走到这一步,该介绍工作的介绍工作,该补偿的给补偿,大家吃了散伙饭以后,各自散去,只剩下一大堆苹果手机与我做伴。
其实纠结团队解散的事,已经有大半个月了。
自从10月底组建视频团队之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整个团队换了很多次方向,从美妆到家居,从混剪到原创,再到微剧情,从一个坑掉入另一个坑。
后来家居原创的带货视频每天的自然流量都在出单,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每单只有几毛钱的利润,一天出两三单。
12月初,合伙人因为家人病重住院需要照顾,离开了团队。
我一方面负责图文,一方面要带着视频团队的几个同学,精力非常分散。
当欧巴看到我焦头烂额,向我提出砍掉团队的建议时,我是拒绝的。
因为才尝试了2个月,而且每天有出单,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这不符合我的性格。
我打算再尝试半年时间。
而这些同学才刚刚进来不久,要我砍掉团队,裁掉他们,关键是在快要过年的这个节骨眼,我怎么干得出来这种事?
还记得之前和团队们聊的时候,我说大家一定要带着成绩离开这里。
如果解散,尼玛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我甚至已经做好了拿出自己所有私房钱的打算,放手一博,再试半年。哪怕说私房钱或小金库都用完,如果还不行,至少自己也可以死心了。
但现实是,我开始变得焦虑了。每天刷抖音四五个小时,看文章,和各种人交流获取资讯,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只是自己纯盲目摸索。
虽然做到了出单,但一天就两三块钱的利润。和养团队的成本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我天天得想着怎么养活大家,怎么让大家成长,怎么提高士气。
纠结啊,失眠啊,痛苦啊,不被理解的孤独啊,自我消耗啊~
裁掉他们,他们会哭;
不裁他们,我会哭~
后来,有人告诉我,“如果在公司没有成长其实对团队成员来说也是浪费青春!”
想想有道理啊,经过多番心理斗争,那就聊吧,给补偿方案(团队成员虽然是在试用期,因为是自己的决策原因,所以要补偿)。
抽时间和他们一个个地聊,该介绍工作的介绍工作,待遇比在我这里还要好,还有同学暂时不想找工作呢,就多补偿一个月的工资。
在和团队成员通知这些消息时,有同学非常难过说舍不得离开,说着说着他眼眶红红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我最怕这种场面,搞得我也是难受得要死,赶紧让他去叫下一个同学来接着聊。
最后,都谈完了,双方接受现实,对补偿方案也比较满意,第2天晚上我们就一起吃了一个散伙饭,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反思一:不是什么风口都适合自己
通过这两个月的视频摸索,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
它让我停下脚步去反思我自己: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尝试短视频就一定会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头条变现给了我太多的自信。
从创业开始,除了一开始摸索其他平台赔了钱之外,在头条我一直顺风顺水。想到抖音和头条是一家,规则大同小异,玩抖音不过是头条的拓展而已,没什么难度。
抱着这种简单直接的想法,我以为但凡是个风口,只要我去做,十有八九是可以成事的。
但事实证明,短视频和图文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我选择的“种草带货”完全是不一样的领域,基本算是拿着菜刀就进了武林大会的感觉。
虽然种草也被我们做到了每天靠自然流量也能出单的成绩,但几毛钱的利润有什么用呢?
想清楚要解散团队的那一刻,我已经明白,并不是只要是风口就适合自己去做,也并不是风口来了后,每一个进场的人都能赚钱,还得考虑这个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种草和电商相关,它跟写作变现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我相当于是在写作变现还没有稳定下来,就切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但我这种人不尝试一下就会心痒啊,那尝试了以后失败了,也就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