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退居二线,还有三年退休,为何不愿来单位上班,他是什么心态?
张局长前年退二线了,退二线后,张局长几乎没有来过单位,就是发福利也是让我给他送到家里,不愿意来单位。
我是张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跟着张局长十几年,由一般人员到科长,再由科长到副局长,都是张局长帮忙提拔成的,可以说张局长是我政治生涯中的贵人。
不忙的时候,我喜欢约张局长喝杯茶,张局长不喜欢喝酒,我也不善长,喝茶正合我俩心意。
在我的楼下,有个30平的车库,由于小区内空间大,停车方便,车库一般不放车,于是就简单装修了一下,放了个茶台,没事的时候约个朋友喝杯茶,聊聊天,十分惬意。
张局长不至一次的给我说过,退二线后,可不愿意去单位了,总觉得心里怪怪的,见了熟人及下属没话说,不去也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是尽管单位里还给张局长留着一间办公室,但是张局长和新局长见面还得打照呼,还得客气;再说张局长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了,去了影响人家工作,少去为佳;
二是张局长到单位里也没有什么具体工作,在办公室里坐着也无聊,去别人的屋里聊天,影响工作不说,弄不好还会产生矛盾,和这个近了,和那个远了,东家长,西家短的也不好;再说他以前是领导,别人和他聊天多少有点放不开,拘束的很,聊天不自在;
三是在位时,在工作上难免达不到一些人的要求,得罪了一些人,见面后不方便,省得大家不愉快,不去更好;
四是张局长家里的事也多,平时在家做饭,收拾一下家务,到点了还得接送孙子孙女,忙的很;用张局长的话来说,退二线了,正好忙家里的事,也挺好的。
当然我想好多领导退二线后都不愿意去单位,也可能是趁身体还行,找了个第二职业,都在忙自己的事吧,这也说不准。
在那个山头唱什么歌,到什么地步讲什么事,这是规律;再有二年,我也退二线了,到时候也好好规划一下,把余生过好。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态。
退居二线,却又没到退休年龄,那是很尴尬的。
因为手中没有了权力,在单位也没有具体的工作,其实天天去单位上班也是自找不痛快的。
看着别人忙的昏天黑地,尽管多数人会笑容满面的跟你打个招呼,但是没有任何事情跟你有关,自己也拉不下面子去干下属的工作吧?
如果指导下属工作,那已经超越职权了。很多人也要自己掂量掂量,会不会得罪人?毕竟以后还有可能求着下属呢。
我见过很多退居二线的领导,只有极少数能够做到天天去上班。多数人尽管有办公室,实际上只有自己有事的时候才去。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对于考勤并不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对老同志都有一定的照顾,没有人会要求天天坐岗。
所以,很多老同志都是要么在家闲着,在家里看孩子,提前过上退休生活。要么就是自己再找些其他事务工作去忙了,当然多数人是不敢违反组织纪律,从事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盈利性业务的,毕竟距离退休没有几年,万一因为这件事情拿不到退休金可就麻烦了。
临近退休,心理和心态都会发生变化的,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机制,让更多的中老年干部发挥余热,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男性领导57岁退二线,独立办公室取消了,不安排实际工作了,也无法调度下属了,接任的领导也无法与你相处了,上下左右都希望你别来上班了,千万别掺和日常工作了,那么,换位思考一下,你还好意思来上班吗?如果继续坚持上班,对工作还指手画脚,没有人说他敬业负责,只有人说他“不懂规矩”。什么心态?自知之明、无奈、解脱、不好意思,等等,各种心态都有。
就拿某公司来说吧,曾经闹出群体矛盾来:
公司一直实行女中层领导50岁退二线,男中层领导55岁退二线,满周岁就宣布了,腾退独立办公室,交出工作实权,改任调研员(现在有的地方叫协理员,有的地方叫巡视员),可以回家“玩”了,薪酬待遇执行在职的80%,有的地方更优厚,执行在职的100%。中层到达年龄,都很自觉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