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东交民巷只有五百洋兵守,十万义和团为何打不倒?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04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   洋人   光绪   洋枪   使馆区   列强   东郊   天津   日本人   日本   联军   使馆   北京   慈禧   士兵   财经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1900年6月17日,这一天决定了庚子事变的最终走向。因为这一天,八势联军攻占了大沽口要塞,开始浩浩荡荡向京城进发。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一时间,当慈禧接到联军开进京城的消息时,也得到了一个消息:列强洋人要她回光绪帝。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慈禧得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联军到达京城后,将迫使慈禧交出政权。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于是,四天后,也就是1900年6月21日,慈禧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一个强国宣战。另一件事发生在宣战之前。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这也是慈禧太后与列强的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他们为什么要去围攻东郊使馆?其实道理也很简单: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1。对于义和团来说,这是必须完成的使命。他们本来是说要灭掉洋人的,还以为使馆里的洋人当然是最多的。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2.当时,慈禧对大使馆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她要给洋人上一课;大写。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于是,一场持续数月的轰轰烈烈的围攻东郊大使馆的战斗打响了。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数万义和团加上万庆军没能拿下防守薄弱的东郊使馆?

当时东交民巷内的情况是这样的:不仅有500名外国士兵,还有40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和约2000名中国传教士,总人数约2800人。除去一些老人、小孩和妇女,能打的大概有1000人。重武器除了洋枪装备外,大概是:装备3挺机枪和4门小口径火炮。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时义和团进攻的人数不是十万,而是两万到三万左右,还加上了清军几千人。义和团的装备虽然低劣,但清军的装备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一把洋枪在手,还有很多克虏伯大炮等等。如此巨大的兵力悬殊,如果义和团与清军全力进攻,不顾生死,估计东郊十条胡同都会被打垮。我觉得最简单的打法就是:包围不打,天天用大炮轰。就算老外被炸死,也会被困死。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什么打了两个多月,东交民祥还没有被拿下?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理由一:义和团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义和团后来发展起来就乱成一锅粥了: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统一的战略,基本都是各自为战。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洋人的武器装备跟义和团不是一个档次的。义和团经常盲目冲锋,洋人一开枪就不敢再进攻了。都是在义和团里搞定的:刀枪不入,护身神器什么的,在洋枪面前,他们几乎是隐形的,充当靶子的。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交民巷义和团打洋人最常见的场景是:一群身着红衣红裤的义和团军人烧香祭祀,每人手执黄符,手持刀枪高喊口号冲锋,但面对义和团士兵的冲锋,洋人开枪后,义和团只能败北而逃。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毕竟义和团也不是真的“刀枪不入”。据相应的史料记载,在近60天的进攻中,义和团自己也伤亡惨重,而洋人只有40多人丧生。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理由二:慈禧并没有真正打算彻底反洋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整个义和团运动和庚子事件中,慈禧的心态是极其复杂的。一边想着给洋人上一课,她又不敢把洋人全然得罪。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禧原本的计划是完好无损地夺取东交民巷,将里面的洋人扣为人质。这样的话,等八国联军到来,慈禧就可以利用这些人质进行谈判了。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庚子西狩丛谈》说,后来慈禧说了一句:een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想起来了,我还是有想法的,我下定决心不跟洋人丢脸。有一段时间,因为洋人欺负我太多了。我不禁有点生气。虽然我没有阻止他们,但我从来没有尽心让他们胡闹。一旦愤怒过去,我就转身到处留余地。

相关阅读:

  • "洋鬼子"与义和团
  • 如何评价李幼斌在《闯关东》里扮演的朱开山一角?
  • 「羊了个羊」历经10000次惨败会不会迎来最后一次成功?
  • 武昌起义之后,仅仅丢一座城的清朝为什么垮得那么快?
  • 光绪元宝多少钱(最不值钱的光绪元宝图)
  • 女歌手那英,原名叫叶赫那拉英,是慈禧太后的曾孙女?都是谣
  • 走颐和清漪,赏皇家园林之四:长廊(上)
  • 号称“回民村”的定福黄庄,为何有一个佛教寺庙?
  • 走颐和清漪,赏皇家园林之八:德和园
  • 晚清太监李莲英别墅、刘诚印归宿地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