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顺治、康熙为了加强皇权,一直以来对于这种属人制度都在进行改革,尤其是康熙,子嗣众多,他就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不在自己统领之下的下五旗,以弱化早年分封的那些王爷、贝勒们的势力。但他的这些儿子们被封到下五旗后,他们的属人同样对他们有着极强的依附关系,虽然在朝为官,但首先他们都是诸皇子的私属,由此便有了大量结党营私的机会,从而造成诸皇子们仪仗着自己的势力互相倾轧。
雍正的改革,就是从属人与属主之间的依附关系下手,在雍正四年他清理了八爷党之后,通过一系列政策,弱化属人和属主之间的关系,使王爷、贝勒手中的权利弱化,最后渐渐成为名义上的依附关系,一方面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一方面极大地削弱了诸王、诸皇子的实力,到乾隆的时候,八旗各佐领下人,首先是皇帝的臣属,其次才是王爷、皇子们的属人,而对于王爷、皇子们的关系,主要只存在于名义上。这样一来,皇子失去了夺嫡的依靠,不可能再有康熙晚年时诸皇子们所掌握的实力,九龙夺嫡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因为乾隆没有明立太子,乾隆没有他爷爷能生,乾隆的儿子不如他叔叔们能干。
先说乾隆没有明立太子
夺嫡就是夺太子之位,争取成为储君。九子夺嫡始于康熙四十七年,因为这一年,康熙把太子胤礽给废黜了。只有诸君之位出现空缺时才会有夺嫡这个概念。
乾隆学雍正的秘密建储”,不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只有他自己知道继承人是谁,那乾隆的儿子们还争个啥?
再说乾隆没有康熙能生
算上夭折的儿子,康熙一共有35个,乾隆是17个。总儿子数量,爷爷就是孙子的两倍多。
算成年(满18岁)的儿子,康熙是20个,乾隆是10个,爷爷还是孙子的两倍。
康熙死的时候,还有20个儿子活着。乾隆死的时候,只有4个。爷爷是孙子的五倍!
康熙有十几个儿子争夺皇位,乾隆只有四个。倒是想“九子夺嫡”呢,儿子也不够啊!
乾隆儿子的素质不行
康熙的儿子们不用多说了,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狠角色。
乾隆的儿子,活着的就只有七个。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过继给其它兄弟,没有皇位继承权。
有资格的只有五个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老八永璇和老十七永璘都是二流子德行,乾隆说永璇“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性行乖戾,屡失上意”。这样的评价,已经与皇位无缘了。除非其它皇子都死翘翘!皇位才轮得到他们。
十二子永璂,因为母后得罪了乾隆(按琼瑶的说法是因为得罪了小燕子和紫薇),也注定与皇位无缘。乾隆也怕这个儿子在自己死后来个秋后算账。而且永璂也没有活过乾隆,早于乾隆先死了。
最后就剩两个人了,十一子永瑆和十五子永琰。抛开乾隆讨厌永瑆的理由不谈,就算要争也就剩这俩儿子了,还争啥啊?万一皇阿玛已确定人选,自己再忙活,惹怒了阿玛,难道不怕重蹈他们三伯弘时,被爷爷雍正处死的惨剧吗?
况且乾隆还说过, 皇十一子永瑆“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这个儿子浑身一股酸腐味,哪有大清皇帝还有的样子?所以,永瑆PASS。
九子夺嫡,乾隆没这个福气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