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大家留心一下网上关于“母猪肉不能吃”的说法原因,就会发现“母猪肉含有免疫球蛋白”是很常被提及的说法。有些甚至将其描述为“非常可怕”的物质,想要由此来“说明母猪肉不能吃”,但事实并非如此,“母猪肉”虽然不好吃,但也谈不到“可怕”二字。
首先,免疫球蛋白并不是什么“非常可怕”的物质,也并非只有“母猪的肉”才有。事实上这种东西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血浆、组织液、分泌液等等环境中,可以说只要是脊椎动物就都含有免疫球蛋白,它是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一只脊椎动物没有丝毫的免疫球蛋白的话,它根本也无法正常存活下去,不管小猪、母猪、公猪,还是阉割过的猪都是如此。
其次,免疫球蛋白几乎是没办法通过吃猪肉的方式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的。这个信息点其实很好理解,蛋白质要产生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那么它就得保持原有的活性,而加热烹饪就会让蛋白质变性失活,进一步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吸收,不管是免疫球蛋白也好,还是胶原蛋白也罢,一旦被做熟了、吃下去了,它就不具备本来的功能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母猪的肉”,它都含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质也并不可怕。而且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会去选择生吃“母猪肉”的,在加热烹饪之后蛋白质就会失去活性,更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其实也并不需要对所谓的“老母猪肉”或“种公猪肉”太过担忧
首先并不是随便一只猪都可以用来作为繁育种猪的,母猪一定要产崽数量多、幼崽存活率高、哺乳能力强、没有遗传缺陷等等,而公猪也同样要求很高,比如需要配种受胎率高、本身膘肥体壮、不易生病、肉料比高等等。
而且种母猪的年更新率大约在30%左右,一般生育六七胎即可淘汰,而种公猪大约在50%左右,一般2年左右就淘汰更换了,以此确保产下的小猪足够优质,这样最有利于将成本转化为利润。
所以平时我们不用特别担心会不会买到所谓的“老母猪肉”或者“种公猪肉”,①是这个概率太低;②是只要在正规售卖的商家购买的话,这是有明文规定一定要标注出来的;③是能够成为种猪也说明这只猪本身就是非常优秀非常健康的;④是网络上说的“老母猪有某某毒素、有害蛋白”的说法也都是无稽之谈,它的肉确实不太好吃、不优质,但也不是讹传的那样。
到底“母猪肉”是怎么的情况
【可以吃】:现在就算是用来繁育的母猪也不会存在说“养殖十几年、毒素类似太多”的情况,正常来说养猪就是为了收益或者吃肉的,所以不可能将一只母猪一直养殖下去、一直让它生。因为这实在是没有逻辑,猪同样有最佳的生育阶段,一旦错过了产崽质量就会下降,再这么养着只能是越养价值越低。所以正常饲养的母猪,只要不是病害猪,那么它的肉就是可以吃的。
【不建议吃】:虽然“母猪肉”可以吃,但是只要有选择,那就不太建议吃。首先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它不好吃,毕竟年头越长的猪,肉质就越老、越粗,这肯定不会好吃的;其次是随着生长周期的变长,猪肉中营养的累积也是盛极而衰的,不存在“越老越有营养”的情况;最后就是饲养的时间太长的话,确实相对一些有害物质累积就多一些,虽然正规屠宰的经过了相关检测,但是总归比不上正常养殖周期宰杀的肉用猪。
该如何辨别“母猪肉”呢?
虽然“母猪肉”可以吃,但是它毕竟不够优质,如果是相同的价钱去买猪肉,我们肯定是想尽量将其避开的。为了避免大家有时候误买到“母猪肉”,下面简单分享一下辨别、挑选的办法。
【看颜色】:普通猪肉一般只要足够新鲜,它的色泽就是肌红脂白的。而“母猪肉”由于生长时间太长,所以脂肪可能会有明显泛黄的情况,瘦肉部分颜色也更深邃、暗沉一些。
【试弹性】:肉质足够新鲜、优质的时候,稍微按压一下是能感受到猪肉弹性的,但“母猪肉”的弹性往往会差一些,而且猪皮要更加粗糙,毛孔也相对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