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商鞅并不是战国第一个变法的人,战国第一个变法是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但商鞅变法却是战国历史上变法最彻底、最成功的,直到让秦国统一天下,让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商鞅对秦国统一天下的功劳无疑是最大,但是商鞅的结局非常悲惨。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21年,在他去世之后,商鞅立即遭到了清算,被人诬陷为谋反,而刚刚即位的秦惠文王相信了这些人的话,派兵捉拿商鞅,商鞅就逃到了他的封地,然后组织自己封地内的百姓造反,结果兵败被杀,然后被秦惠文王施行车裂的酷刑。
为什么商鞅的结局这么悲惨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变法得罪了人。
历史上所有的变法都会得罪人,商鞅变法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制,原本只要看出身就能子子孙孙都是贵族的政策,在商鞅变法之下变成了军功爵位制,变成了不看出身只看功劳的制度,极大地激励了秦人打仗立功的积极性,改变了秦国的政治力量。
商鞅与秦孝公
而那些受到变法冲击的老贵族们自然不会甘心,秦孝公在世时 ,坚决为商鞅站台,支持商鞅变法不动摇,但是秦孝公一去世,各种反对力量全部冒出来了,他们联合起来诬陷商鞅,是导致商鞅被杀的主要原因。
2、秦惠文王新君即位拿商鞅开刀。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他即使为新君后,立即拿商鞅开刀,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反对变法,也不是因为商鞅变法时处罚了他的老师,而是为了立威。
因为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并且担任秦国执政官多年,秦国上上下下只知道有商鞅和变法,谁知道秦惠文王这个新君呢?而且商鞅在执政期间因为军功提拔了大量的军功阶层,掌握了秦国政权的核心力量,秦惠文王视商鞅为威胁。
新君即使最重要的是立威,不然新君没有权威,大臣会蔑视,尤其是像商鞅这样的老功臣,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级别越高,效果越好,秦惠文王杀商鞅就是为了立威,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秦惠文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想要自主掌权做一些事,有商鞅在,很多事就做不了主,秦惠文王就听信那些对商鞅不满的人诬陷他,导致商鞅被杀。
商鞅变法
3、商鞅执掌变法与秦国朝政多年,贪恋权位。
秦国有一个叫赵良的人就曾经劝过商鞅,赵良说商鞅没有造福秦国百姓,说商鞅是靠变法建立起来的权威,而没有受到百姓的爱戴,劝商鞅放弃自己的封地,归隐山林,但是商鞅不听,商鞅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权力、地位、封地,这是他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赵良都看出商鞅非常危险了,其他人难道看不出来吗?这也是商鞅被杀的原因之一。
二、白起
白起出身不明,但可以肯定他是靠着军功爵位制升起来的将领,他做到了左庶长、大良造的官职和武安君的封爵,成为秦昭襄王时期,最有名的秦国将领,白起在秦国指挥作战随便说几起战争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伊阙之战,白起全歼韩国与魏国24万联军。
再比如鄢郢之战,这是秦国第一次攻破楚国都城,再比如长平之战,一战就歼灭赵国45万军队,白起打仗30多年,死在他手下的士兵就接近一百万人,这一恐怖的数字让人惊叹于白起的军事能力。
白起与秦昭襄王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立趁胜进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但是秦昭襄王拒绝了,与赵王议和,并接受赵国割地求和,没想到赵国居然反悔了,然后秦国再次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结果秦军战败,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战,白起数次拒绝出战,并说道:秦王当初不听我的命令,现在结果如何?
白起这一言论等于是嘲笑秦昭襄王的行为,秦昭襄王听说后强令白起出战,白起仍然不愿意出战,但只能接受命令出发,最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命令他自杀,白起无言以对,只能自杀而死。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
主要有三个原因:
1、白起不听从命令。
自古以来,臣不听君的命令,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白起不是不知道这个原因,但他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秦昭襄王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不听君王的命令,等于是损坏了君王的权威,君王的权威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