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孙权给曹操进贡了一头大象来,所有人都围着观看,感慨这个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曹操问众位谋士,如何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呢?众人皆不能答。只有六岁的曹冲说道,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于是曹操大悦,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还有一个“智救库吏”的故事。
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负责看守仓库的人非常害怕,想要去主动承认错误,又怕曹操责怪,于是踌躇不已。曹冲知道这件事以后,对这个库吏说,“不要担心,你三天之后就去汇报,保证不会受到惩罚。”库吏将信将疑,但曹冲向来以聪明著称,所以也只好姑且信之。
曹冲回去之后,用刀子将自己的衣服割烂,看起来好像是被老鼠咬坏了的样子,然后故意走到曹操面前,装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曹操很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曹冲说,“人们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就要倒霉,所以不高兴。”曹操顺口安慰道,“那都是瞎说的,没事。”
过了不久,库吏来汇报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情,曹操哈哈大笑,“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因此,库吏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据《三国志》记载,“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也就是说,曹冲靠着他的聪明才智,至少从曹操手里救下了几十个人。
当然,这些事当时瞒过了曹操,但事后曹操肯定会想明白过来。可是,曹操不仅不生气,还对曹冲十分赞赏,甚至多次向身边的大臣称赞曹冲,流露出将来传位给曹冲的意思。

曹冲死于疾病,年仅十三岁
然而,天妒英才,公元208年,曹冲因病早夭,年仅十三岁。《三国志》关于曹冲的死,只有一句记载,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这一年,正是发生赤壁之战的时间。曹冲出生时,曹操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而他死时,曹操则恰好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利,处在事业的低谷期。
关于曹冲的死,主流意见认为就是如史书所说,是病死的。古代医疗条件差,很多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病也可能发展为要命的重病,所以古代孩子早夭的概率很大。曹冲虽然聪明,曹操虽然权势很大,但对生老病死这四个字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曹冲病死早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除此之外,还有两种不太靠谱的说法。
第一种,是曹丕害死曹冲说。
这种说法满足了很多人的猎奇心理,或者是阴谋心理,包括很多历史大咖为了吸引眼球,也会这么说,借此来忽悠大家,其实曹丕害死曹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持此说法的人,主要理由是:因为曹冲太过聪明,受到曹操的喜爱,曹丕担心将来曹操传位给曹冲,所以提前下手害死了曹冲。这本身就是在假设的前提之下进行假设,其结论必然是空中楼阁,但为了说明情况,还是要驳一驳。
曹冲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前去安慰,结果曹操反而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意思是:曹冲的死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却是你们的幸事。很显然,曹操暗指如果曹冲不死,就没曹丕继位的份。
但是曹操一向喜怒无常,此时新丧爱子,又遭大败,心情自然很差,曹丕这个时候来安慰,可能不知道那句话触怒了曹操,这才有了上面这句话。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在第一次废掉太子之后,大阿哥就来安慰康熙,结果说错了话,被康熙大骂一顿,不久之后就将其圈禁了起来。曹丕的情况应该和大阿哥差不多,只不过曹操并没有处置曹丕,只是言语上警告了一番而已。

除此之外,曹丕在称帝之后,曾经说过,“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哥哥曹昂没死,那么继承家业是分内之事,如果弟弟仓舒(曹冲)还在的话,这天下也没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