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曹冲只是聪明而已,倒也没什么,但他还是个有智慧和谋略之人,这是曹操最看重的。
曹冲七八岁的时候,由于长期打仗,曹操便在军中实施很重的刑罚,有一次曹操放在仓库的马鞍被老鼠给啃坏了,管理仓库的小吏担心被处死,就准备找曹操负荆请罪,但依然害怕受到处罚。
曹冲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就跑去对那个小吏说,你先不要去请罪,等三天再说。
曹冲回去之后,用小刀割破自己的衣服,故意制造出老鼠啃坏的样子,然后跑去对曹操说,我的衣服放在仓库中,被老鼠啃坏了,古人说这是不吉利的,我感到很担心。
曹操心疼儿子,就安慰曹冲说,那都是瞎说的,你不用为此烦恼!曹冲听了曹操的话,知道自己的计谋奏效了,于是跑去找那个小吏,让他去找曹操请罪。

小吏将马鞍被老鼠啃坏之事告诉曹操,曹操却对他说,我儿子曹冲的衣服尚且被啃坏,更何况我的马鞍呢?
最终,曹操没有处罚小吏,小吏因此躲过一劫。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冲不但有智慧,还很有谋略,他利用曹操宠爱他这件事,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危机,展出了为人杰的潜质。
以这件事作为起点,曹冲或巧妙地施展计策,或利用良好的口才帮犯罪之人申辩,前后加起来救下了数十人,这为他积攒了巨大的人脉和威望,也受到了曹操的极大赏识。
曹操不止一次在众人面前夸赞曹冲,言谈之间颇有将他立为继承人的打算,他的地位也因此被不断抬高,即便他只有七八岁,影响力也十分巨大。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我们都知道,曹操待人十分严格,尤其在教育方面,对几个儿子十分严格,能够被他当众夸赞且暗示为继承人的儿子,除了曹冲之外,也就是才华横溢的曹植了。
随着曹冲的逐渐崛起,曹丕、曹植、曹彰和曹熊的地位就十分尴尬了,尤其是稍微年长的曹丕和曹植,可以说完全被曹冲给压制住了。

多年之后,曹丕篡汉称帝的时候,曾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兄曹昂还活着,这个位置应该是属于他的;如果我的弟弟曹冲还在的话,那也轮不到我当皇帝。
曹丕的一席话充分说明,曹操最先考虑过的继承人,一个是曹昂,另一个就是曹冲,如果曹冲不早早死去,曹丕是万万无法成为曹操继承人的。
但可惜的是,曹冲在十三岁的时候意外去世了,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汉书,都说曹冲是突然患病去世的。
当时,曹操为了挽救曹冲的生命,在祈祷的时候,甚至不惜以自己的性命作为交换,可见他对对曹冲的感情有多深厚。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曹冲死后,曹操这才开始考虑曹丕和曹植,因而引发了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对曹魏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学者邵博甚至说,曹冲是个仁义之人,如果他不死的话,汉朝可能也不会灭掉,曹冲之死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那么,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虽然史书都说曹冲是病死的,但他死的时间很特殊,我们先来看看他死之前发生了什么。
据记载,曹冲是建安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去世的,而在这个月月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曹操废黜了三公制度,恢复了丞相制度,由他担任丞相职务。
曹操刚当上丞相半个多月,曹冲就去世了,这个时间节点颇为蹊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此之前,曹操一直担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虽然总揽大权,但在身份和地位上来说,并不能说是位极人臣。
并且,那时候朝中反对曹操的人非常多,他花了十几年时间,也没有彻底扫清障碍,一直到他成为丞相之后,才拥有了绝对权力。
权力和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曹操彻底掌控了汉朝,是实际上的无冕之王,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很需要确定一位继承人,以此来确保权力得到延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