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对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为何被康熙除掉?
通过以上三场战役,我们发现,鳌拜是凭着自己实力和勇猛一步步提升起来的,无论是在关外还是关内的大小战役中,他都 立下了汗马功劳,称得上是清初开国功臣。而且我们也注意到,他一直跟随着皇太极一派的人作战,这也为他日后的坎坷人生埋下了隐患。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6f3631cb9f382172.jpg)
康熙为什么一定治鳌拜于死地
鳌拜能手握大权,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功勋,一方面也在于他站对了政治队伍。但是,他不得志也是有些年头的,曾因被诬陷下过大狱,顺治亲政后,也曾因小错而遭遇降级。不过,终因他的显赫功勋,还是成为了清朝权力机构里的核心人物。
公元1643年,皇太极去世,没有指定继承人。当时朝野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兄终弟及,由多尔滚当皇帝;一派主张子承父业,由皇太极长子豪格继位。两派实力相当,时任镶黄旗护军统领的鳌拜手握重兵,成了两派拉拢的对象。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c5299e2748b9b188.jpg)
鳌拜是豪格的亲信,最终也因鳌拜的介入,最终导致了多尔滚的让步,最后双方折中,由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出任皇帝。由此也可以说,鳌拜是顺治登基的第一功臣。
此后自然鳌拜成了摄政王多尔滚的眼中钉肉中刺,当年就给鳌拜安了个罪名。7年后,鳌拜忠于豪格的事被告发,又被下了大狱,幸得顺治赦免才捡回一条命。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46f7ad4c7a3dfd7c.jpg)
上图为多尔滚
多尔滚死后,鳌拜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但他对顺治母子也算得上是尽心尽职,也算得上一位柱国大臣。不过武将出身的他,性格耿直,没有文官的虚伪,对皇帝说话争辩在激烈时,也会拽住顺治的衣领子。
公元1661年,顺治去世后,8岁的皇三子玄烨,也就是康熙继位了。鳌拜作为辅政大臣中最末的一位,但其权势却是最大的。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性格懦弱,苏克萨哈是多尔滚的党羽,自然不被信任。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e1fae88ca3a574b8.jpg)
上图为康熙帝
至此,我们也看到,鳌拜对于康熙继位也算得上一位功臣。但康熙厌恶鳌拜的真实原因,并非只是由于他的嚣张跋扈,而是涉及到两个历史遗留问题。
第一个问题,清朝的镶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由来已久,皇太极去世后,正白旗拥戴多尔滚,镶黄旗支持豪格。到了鳌拜辅政后,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但他是个墙头草,谁掌权投靠谁。
正白旗的苏克萨哈与鳌拜等三位辅政大臣矛盾重重,于是三人合谋就给苏列了24条大罪,欲将苏治死。康熙不乐意了,但是鳌拜又拿出他打仗当死兵的劲,逼得康熙不得不让步,最终将苏处死。从此,鳌拜在康熙心里留下了阴影。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02b785140578f146.jpg)
第二个问题,清朝入关后,为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颁布了圈地运动,致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至康熙后,为恢复经济,要废除这圈地政策。
鳌拜是圈地政策的维护者,当朝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反对圈地。鳌拜便为他们找了个罪名,将其处死。
至此,我们也看到,鳌拜的胳膊伸得太长了,已经严重影响了康熙的正常执政。他党羽遍地,又独揽大权,除掉鳌拜,不仅是掌权的需要,也是康熙正常实施国家政策,稳定清朝统治的需要。
至此,鳌拜之死,不可避免。被十几个少年擒拿下的鳌拜,康熙给他罗列了30条大罪,最后死在狱中。
忠心耿耿应该是始终如一、不忘初心使命,一心一意地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按这样的标准来说,鳌拜忠心耿耿显然是名不副实。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c140d60269ad09c7.jpg)
鳌拜是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
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