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店家很疑惑地看了看我,只好又重新给老人舀了一些牛肉汤,还邀功似的和我说,他给老人多舀了一些牛肉汤,够老人家喝的了。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lh/75ce4033f1d38720.jpg)
我端着老人的锅,把他送到了牛肉汤门口,老人颤颤巍巍地和我说:“姑娘,明天你在这里等着我,我明天来这里给你还10元钱。”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本地的,只不过是路过这家镇子上面,不用来还钱了。明天您不要来了,来了也找不到我,我今天心情好,请您喝汤”。
等这位老人走后,我想起来了我的外公,我的外公当年也是这么大的年龄,他也是和这位老人一样,为了孩子们忙前忙后的,但是外公前几年就去世了……我不敢再想了,因为想起来我的外公我就热泪盈眶。
从那天开始,我没有继续再去这家我经常光顾的牛肉汤馆喝汤,我另外换了和这家相隔不远的另外一家牛肉汤馆喝汤,在另外一家牛肉汤馆喝汤的时间久了,我发现这一家的牛肉汤也很好喝,可能是那一家新开的因为是刚刚开门,人们都喜欢去尝试,所以人才特别多吧!
这一家的牛肉汤馆的女店家特别的热情,她每次遇见端着锅的乡亲们来舀汤,都是交代乡亲们,下一次来舀汤的时候,换上一个更大的锅,能给乡亲们多舀一些牛肉汤。
所以说,不知道是心理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我发现:在牛肉汤馆女店家这里喝牛肉汤,让人心里特别的舒畅,特别的安心。
有时候,我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门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对人实在,如果遇见一些十分困难的老人家,我们就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一些,我们可以不去挣一些可怜的老人们的钱,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些爱,那天的阳光就一定会更明媚!
为什么很多饭店,餐馆的熟客吃着吃着就不再来了?
我就从我的经历说吧!
第一件事,是个狗肉馆,我一兄长带我去的,觉得还好,经济实惠好吃不贵的,俩人吃喝100够了,捧了两年,扩张店面了,增加了狗肉火锅,啤酒也涨了1元,这都能理解,照样捧!我们喝酒频率也挺高的,大概一星期一次吧!俩人喝酒吃火锅消费在140元吧!之后,有一次别人张罗吃饭,我这兄长又张罗去他家吃狗肉火锅,算我四个人,结账时花了370吧!我们就诧异了!因为我们四个总有机会喝酒,对别人酒量都挺了解,都是光喝不吃东西的人,然后就要求查账了,结果呢,给我们多记出一箱啤酒的钱!那之前我那兄长就怀疑过,店家多收我们钱了,这事之后我们就再也不去他家了!
后来我又发现个串店,吃串必上他家,经常就是我和我那兄长俩人,他喝白的,我喝啤酒,点些串能聊半宿那种!那么隔三差五去吃,每次都给我们免费上个花毛一体,给他家捧火了!开始每次我俩消费就在80左右。火了之后,动不动就110~120了,问了店家,说是酒水涨价了!现在偶尔还会去,但都管老板要单子看一眼
还有一些以前总去,现在不去的店,是因为店大欺客了吧?名声闯出来了,就不在乎老顾客啦,啥啥都跟你谈钱,留个位置还要求你到时间得到,要不就转给别人!相当心寒!!
为什么很多老客人吃着吃着就不再来了?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lh/b77b215e22232632.jpg)
我就是亲手把自己的饭店,从生意兴隆,到亏损,最后做倒闭的。
十几年,血气方刚的我,看准市场行情,辞职准备开饭店,从选址,招工,到进货,炒菜,样样亲力亲为,饭店很快踏上正轨,三个月后已经不亏钱,半年后开始盈利。
期间还时不时推出创新菜,请熟客免费品尝,让他们多多提意见,不用给我面子。很多菜品,后来成了饭店的招牌菜,例如花生猪尾煲,柠檬鸽子,油泡大肠,白切鸭,炸子鸡等等。
服务方面,先说后厨,坚持选用优质,新鲜食材,特别是肉类,拒绝冰冻货。服务员未开张前,经过了培训,所以面对客人,显得热情大方,又不失分寸,甚至能记住客人的爱好,例如张哥喜欢吃辣,李叔口味偏重等。很多熟客就是冲着她们来的,无他,就凭这服务态度。
本来一直这样干下去,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也衣食无忧。但我开始往作死的方向越走越近,第一步,采购不再亲力亲为,而是任用亲戚,即表哥,外号阿肥。